9月26日,记者走进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六师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映入眼帘的是碧绿的荷塘、清澈的湖水、金灿灿的稻田,一幅塞外江南的美景。
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田野鸟瞰。李华北 摄
在职工吴俊书的水稻地,放眼望去,满目金黄、丰收在望,淡淡的稻香沁人心脾。
吴俊书告诉记者,去年他种了120亩水稻,纯收入7万多元。今年,他继续种植水稻,收成还不错。他自豪地说:“我们种植的水稻不打农药,浇的水是天山雪水,口感特别好!”
9月20日,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党支部书记黄勇(右)正在职工吴俊书(左)家的水稻田里查看水稻长势。李华北 摄
三十一连有耕地13533亩,以种植棉花、水稻为主。去年,连队人均收入3万元。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三十一连发展观光水稻,产出的“老七场大米”畅销各地。
9月20日,在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的水稻田里,六师融媒体中心记者正在采访职工。
“今年三十一连种植了1039亩水稻,为了增强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意识,维护‘老七场大米’品牌,发展观光农业。今年7月,连队党支部领办了东海农民专业合作社,狠抓水稻精细加工环节,以品质占领市场。”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党支部书记黄勇介绍。
9月20日,在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职工蒋海清在查看打造的民宿。李华北 摄
三十一连按照农场党委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高质量建设的部署,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建民宿和餐厅,带动职工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小海子水库鸟瞰。李华北 摄
近年来,农场三十一连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依托地缘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种植了树木、花卉,整修了荷花池、小广场,建起了采摘园,发展生态养殖,形成了村在园中、家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和美乡村新业态,吸引了疆内外大批游客休闲、观光、度假,助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打造的荷花园。李华北 摄
农场职工蒋海清在三十一连投资190万元修建了5栋小木屋,他很看好这里的旅游资源,有信心借助师市和农场推进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发展乡村旅游。
黄勇:“芳草湖农场着力把三十一连打造成‘芳草东湖’旅游景区,树立农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为很多职工创造了创业机遇。”
芳草湖农场三十一连鸟瞰。李华北 摄
国庆节期间,农场将在三十一连开展密林穿越、湿地音乐节、红色文化实景剧《创魂》演出活动。届时,将向游客推介“老七场大米”等芳草湖农场优质土特产,让农场品牌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走向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