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组团式”教育援疆在四师可克达拉市交出“高分答卷”
 
兵团广播电视台

9月26日,在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拼装无人机。自建校以来,在江苏省镇江市一批批援疆教师的帮助下,该校开设了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航模等创客社团,每学期参与人数都在千人以上,多次获得兵团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丰富了学生课后服务和校园科技文化生活。

“我们结合‘无情境 不课堂’的教学理念,打造了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以这种最真实的情境教学,推进两地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镇江援疆教师、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副校长严龙梅说。

2018年建校之初,江苏援伊·镇江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前方工作组积极协调镇江市教育局,从全市四星级以上高中择优遴选出30名高级教师,赴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进行“组团式”教育援疆,分别担任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校长、副校长、中层正职和11门学科带队骨干教师,拉开了镇江市“组团式”教育援疆的序幕。

经过6年的努力,镇江“组团式”教育援疆支援学校范围持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镇江市共选派5批153人次赴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开展“组团式”教育援疆,形成“名校长+中层管理骨干+学科带头人”的“组团式”特色教育模式。一批批援疆教师的到来,带来了崭新的教学理念,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在生活上,援疆教师就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的饮食起居。在学习上,他们的教学方法比较前卫,常常让人耳目一新,很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高三(10)班学生杜李明说。

“援疆教师引导我们要树立未来规划的意识。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充满激情和动力。”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高三(8)班学生谢依楠说。

如今的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设施齐全。这所总投资2.73亿元的学校,正是镇江援疆迄今为止单体资金投入最大的“交钥匙”工程。建成至今,其硬件设施在整个伊犁河谷仍首屈一指。

自2010年中央启动新一轮援疆工作以来,江苏省镇江市累计投入援疆资金超6亿元,占整个援疆资金的近四分之一。先后完成了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金山实验学校、可克达拉镇江小学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可克达拉市形成学前、义务、高中、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同时,在16所团场中小学、11所幼儿园新建教学楼、运动场、宿舍等教学设施和配备设施设备,团场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三年来,镇江市共向师市派出184名援疆教师,开展公开示范课1000余节、教学研讨400余次、大型讲座100余场次。通过青蓝工程、结对帮扶等形式培养教师200余人,结对教师获各级各类奖项1000余人次,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师徒结对、教师培训等方式,帮助本地教师成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目前,有一批本地教师已经取得了正高级职称,还有正在申报特级教师,整体教师队伍水平持续提升。”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春晓说。

十三年来,两地成功举办了12届镇江·四师教学周,累计邀请200余名镇江名师进行讲座,受益师生达到10000余人次;师市组织教师赴镇江优质学校开展挂职锻炼、跟岗学习,累计培训骨干校(园)长、优秀教师378名;镇江市54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师市4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深化两地教育交流;师市与镇江市一同举办了“少年儿童手拉手”夏令营、“我和镇江的约定”游学和“心手相牵·同奔小康”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两地各族青少年、儿童的情谊。

“在新一轮援疆周期中,我们将逐步完善基础教育加职业教育加高等教育的全链条教育体系,推动当地教育资源得到多维度、全方位的提升。”镇江市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前方工作组党委委员周涛说。(记者 杨俊钦)

来源/第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艳慧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