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一份保存72年的结婚报告 从红色文物感悟初心使命
 
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珍藏着一份保存了72年的结婚报告和一块写满签名的贺幛。文物虽无声,却见证了那个年代质朴的爱情和初心。

日前,“砥砺奋进新征程 兵团精神续荣光”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找到了文物的捐献人刘生献,听他讲述上一辈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的故事。

这两件文物的主人是郝正元和周镜月,刘生献是他们的女婿。周镜月是20世纪50年代报名进疆的女兵,经人介绍认识了郝正元,两人于1951年9月举行了结婚仪式。

在那个年代,结婚是需要申请的,要向领导打报告。可以看见,在这份结婚报告上写着“我俩经过互相了解后,愿在平等之基础上及自愿的原则下结为革命伴侣,特此恳请组织批准以昭郑重”,后面有时任领导的同意批示。贺幛上部印有“心心相依”的图案与字样,下面写着“郝正元 周镜月同志结婚纪念”,布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祝贺人的名字。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二楼展厅里,展出的结婚报告和贺幛。人民网 周静圆摄

“当时的结婚仪式很简单,就是邀请战友来食堂一起吃顿饭。岳父岳母在婚礼当天还买了一块红绸布贺幛,宾客都布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以此来表达对两位新人的祝福。”刘生献介绍。

1958年,兵团决定开发莫索湾垦区,周镜月跟随郝正元一起投入到生产建设中。

“岳母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总会讲起当年的故事。因为岳父工作有调动,岳母总是跟着他去更艰苦的地方。”刘生献说,他们两个人互相扶持、相互理解,一心为了边疆的建设。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刘生献看岳父岳母的结婚报告和结婚贺幛。人民网 周静圆摄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看到这些红色文物,刘生献不禁落泪。“父辈把一生都献给了新疆、献给了兵团,兵团精神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们要继续传承兵团精神,为国家的建设、为兵团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来源/人民网
编辑/黄珠梅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