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2024年援疆省市精品舞台剧目展演之一——舞剧《记忆深处》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上演。该剧自2018年首演以来,共走过30多个城市,上演80多场,此次在新疆首演,连演2场。
舞剧《记忆深处》剧照。
舞剧《记忆深处》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北京九舞金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以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视角,再现南京大屠杀中那些触及灵魂的记忆,谨以此剧献给遇难同胞及那些救护生命揭露真相和捍卫正义的人们。
现场,随着低沉肃穆的乐声响起,时光又回溯到1937年,南京最冷的那个冬天。舞台上方悬吊着一块梯形顶,通过空间转换加上影像投射,像一本缓缓打开的旧书。女主角张纯如身着一袭白衣穿行于舞台之上,无言地诉说一幕幕惨痛记忆:以拉贝和魏特琳为代表的救助者,以李秀英为原型的幸存者,以东史郎为原型的侵略者穿梭在舞台,用简洁的舞蹈动作,通过一幕幕画面的交织,一段段悲痛过往的演绎,以及一首首催人泪下的乐曲,让这段难以碰触的历史从不同的片段和散点,合力指向真相,直达观众内心深处。
舞剧《记忆深处》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在剧中展现的所有视频和文字资料,均来源于南京大屠杀历史资料馆以及《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书籍。在剧中,人物的真实资料通过视频、音频、字幕等多种方式显现,史料与剧情交织,共同完成了对历史真相的揭示。
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院长潘磊介绍,《记忆深处》选择把目光投向大屠杀的亲历者们,呈现那些埋藏深处触及灵魂的记忆。该舞剧不是以“美”为前提,而是以“真”为前提,舞剧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过、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性,在编舞中对主要人物塑造及群体灵魂也力求最本真的表达。
舞剧《记忆深处》剧照。
“我们改变传统舞剧线性叙事,呈现出鲜明的意识流特色。以张纯如探寻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为主线,以救助者、幸存者等为关键词,引出剧中的真实人物,每个人构成相对独立篇章,齐头并进又相互印证,从不同角度共同指向同一个历史真相。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舞剧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同时,更是在大声向世界呼唤和平、呼唤爱。”潘磊说。
江苏省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青年舞者曹旭滢扮演怀有身孕的李秀英。她穿着被血染红的衣衫,悲痛的眼神以及不断抽噎、流泪、悲痛的表情,让观众通过她的身影“亲历”了残忍的“万人坑”以及那些与日本侵略者拼死搏斗,悲惨死去的画面。“为了能更加贴近角色,我去了南疆大屠杀纪念馆,当我看到那一张张真实记录下来的照片以及李秀英真实的故事,我当时就已泪奔。演出时我把自己当成她,真实演绎她的人生。我很希望通过我的舞蹈,能让这些真相留在舞台,也希望通过在新疆的这两场演出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曹旭滢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能带着《记忆深处》走进新疆参加展演,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季明刚表示,新疆是“歌舞之乡”,特别是在民族舞蹈方面有很高水平,相信未来在舞剧这一艺术样式上两地可以共同探索。
演出时,现场观众静静感受这部作品所带来的震慑人心的力量。舞剧谢幕,幕布上滚动播出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单和救助者名单后,大幕缓缓升起,演员肃穆而立,现场鼓掌雷动。
10月26日晚,2024年援疆省市精品舞台作品展演舞剧《记忆深处》受观众们的喜爱。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阿比拜摄
“我的眼泪从开始就没有停过,不仅是为这段惨痛的历史,也是为舞者们精彩绝伦的艺术演绎,这种舞蹈语言真实又美,每一位舞者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让所饰演的人物从历史的长河中走了出来,这种震撼直达心灵,会影响我很长时间。”新疆艺术学院学生吾日龙说,“这段历史我只是在书和电影中了解过,没有想到舞剧的效果也这么直击人心。”
乌鲁木齐市民艾米尔古丽·哈斯木表示,该舞剧就像一个流动的“纪念馆”,让人看完能感受到许多。她希望该剧能在新疆各地能多演几场,让更多人能看到,铭记这段历史。
舞剧《记忆深处》剧照。
据悉,2024年援疆省市精品舞台作品展演作为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的主体活动之一,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省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各地州市党委宣传部共同举办,来自河南、河北等9个援疆省市为新疆带来11台精品剧目、22场演出。随着舞剧《记忆深处》感动上演,此次展演全部结束。(记者 阿比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