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八师石河子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联合举办“追寻军垦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石大学子走石城活动。
活动中,100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先后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艾青诗歌馆、军垦第一连、八一棉纺织厂(戈壁印象文化和旅游园),追忆红色历史,感受兵团的发展与变迁。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文物、观看资料,聆听兵团先辈们的故事。
学生在军垦第一连认真聆听讲解。
学生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2023级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张玉敏表示:“在军垦博物馆,我看到了兵团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戈壁滩上开垦荒地,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场景。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领悟到兵团精神的内涵。我将认真学习,用画笔展现石河子的发展与成就,更好地传承兵团文化。”
学生参观艾青诗歌馆。
于近期完成改造,10月1日重新开放的艾青诗歌馆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2023级美术油画专业研究生申鑫通过参观,也感悟很多,“得知艾青先生也是学美术出身,我特别激动。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运用了大量代表革命激情的红色和代表忧郁的蓝色去描绘劳动人民,这对我有所启发。我希望在自己今后的画作中,也能更深层次地表达出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讲解员向学生讲述“地窝子”的故事。
学生在军垦第一连门前演唱《天山醉明月》。
当天,石大学子们在“军垦第一连”朗诵诗歌、演唱歌曲,实地体验屯垦戍边的艰苦生活,感受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八师石河子市文体广旅局副局长陈功军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兵团成立70 周年,八师石河子市文体广旅局联合石河子大学积极贯彻‘行走的思政课’思政教育理念,通过‘游、看、说、读、研、写’打造校外社会实践,实现思政课堂与兵团红色文化的巧妙融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能感悟并牢记兵团人建设新疆、巩固边防、报效祖国的初心使命,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实现自己的青春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