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新疆不知祖国的辽阔,不来援疆不知边疆对医疗的迫切需要。2024年8月29日,前往十师北屯市总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的北京航天总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亢秀红深有感触。
“肩负着组织的重托,边疆各族群众的期望,我远离家人来到了祖国西北边陲,我会将自己所学所会倾情奉献给边疆人民,以一位普通医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多做一些实事。”亢秀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亢秀红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先后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航天总医院,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失眠、哮喘、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为让西北边陲的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这位援疆博士到底有多拼。
针灸
每周一和周三全天,亢秀红都在中医门诊坐诊,上午35名患者,下午25名患者,每天排得满满当当,许多从偏远团场组团来的病患前来就诊。由于不同患者的病因、程度不同,每人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就诊时经常会占用亢秀红的吃饭、休息时间,但她还是耐心细致为病患进行治疗。
“碰见年长的患者,亢医生总是加号为大家看病。上周亢医生感冒生病,在身体非常难受的情况下坚持加班为大家服务,她的敬业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师市总医院中医科医生杨秀亭说。在师市总医院开展援疆服务以来,亢秀红通过门诊、会诊和义诊已为3000余名患者进行了诊治。
今年50多岁的北屯市民马先生因失眠、呕吐等四处求医问药,但疗效甚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师市总医院来了北京的援疆博士,医术精湛,便找到亢医生问诊。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亢秀红诊断马先生为睡眠障碍、反流性食管炎,并根据他的病情开了中药。马先生服用完后,终于能睡个好觉,其他不适症状也明显减轻。之后,亢秀红又根据马先生的康复情况,对他进行了一个月的巩固治疗。如今,马先生的病情已基本好转。
2024年11月,亢秀红在师市总医院心内科会诊时发现,做完支架手术的万女士表现出无力、失眠,伴随着心脏难受的症状。亢秀红为她把脉后,决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万女士调理术后的病症。亢秀红为她开了7副中药,万女士在服用后,症状明显减轻,顺利出院。从那之后,万女士的家人、朋友都在她的影响下慕名来找亢秀红看病,亢秀红也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和“追捧”。
诊脉
亢秀红深知,不仅要把北京的医疗技术带到师市,更要把北京的医疗技术留在师市。技术娴熟、精益求精是同行对亢秀红最多的评价,而温暖如春、一丝不苟是她留给患者最深刻的印象。
不坐诊的时候,亢秀红分别会在师市总医院中医科、心内科、肿瘤科开展临床教学查房,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现场指导,手把手地教授大家号脉、看舌象、面诊、针灸、用药方法等技巧,医护人员纷纷都抢着和亢医生一起查房,每次查房亢秀红则会边讲述边考察大家,医护人员在临床查房中收获了宝贵的中医知识。
查房是亢秀红的一种教学手段,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升师市总医院中医科医护人员中医水平,更好地为辖区各族群众服务,自9月援疆以来,亢秀红在师市总医院中医科组织每周定期开展一节《伤寒论》经典学习研讨授课活动,深入解读《伤寒论》条文。在她的引领下,中医科的医生们对《伤寒论》及经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有效的治疗。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中医科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为中医科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帮带教学
除了教学授课外,亢秀红还发挥北京专家优势,共享医疗资源,邀请北京知名专家来师市开展多期学术讲座。授课中,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航天总医院专家们以“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复杂病例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为医务人员传授最新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帮助当地医护人员快速提升。
平时的工作再忙,每次有义诊,亢秀红总会主动参加。义诊时亢秀红的义诊台前总是排着长队,她认真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群众进行把脉,耐心询问病史,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义诊过程中,她还会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方法,让老百姓了解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八段锦等方式来预防疾病,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
谈到援疆工作的心路历程,亢秀红坚定地说:“援疆工作很充实,希望踏踏实实诊治每一位患者,完成每一次查房,做好每一次带教,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十师北屯市当地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李梦娜 特约记者 冯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