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赵明飞作为中组部浙江省第十一批(第二期)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专家来到一师医院,医院领导和同事见到他时纷纷说:“欢迎回家”,而不是“欢迎新同事”。原来,赵明飞曾作为援疆专家在一师医院神经外科援疆一年半,此次是他第二次援疆。
在援疆医生团队中,赵明飞夫妻二人格外引人注目,徐航娣追随丈夫的脚步一起来到新疆开展援助工作。夫妻二人是浙江大学“组团式”医疗援疆帮扶一师医院的第一对援疆夫妻、第一对博士,也是第一对浙江大学校友。
徐航娣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我与一师医院有不解之缘。”提到援疆,徐航娣这样说。她的姑丈周本江曾在1992年至1998年任一师医院党委书记,徐航娣从小在姑丈的讲述中了解到新疆的壮美与神奇,更得知由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新疆在医疗、教育等方面迫切需要大量人才,所以当时姑丈选择留在新疆工作,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当徐航娣毕业在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工作以后,她的心中默默种下了援疆的种子。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援疆,去看看姑丈工作过的地方,也让自己的青春在祖国的边疆绽放,这成为夫妻二人前行的动力和信念。因此赵明飞第一次援疆时,徐航娣坚定地表示支持:“这次,你先去。我一定会尽力照顾好家里,你不要有后顾之忧。将来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援疆。”
在尽心尽力照顾好家中老人及孩子的同时,徐航娣的心始终牵挂边疆。今年4月6日至7日,在兵团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同承办的介入呼吸病学新进展培训班上,徐航娣就呼吸疾病介入诊治技术和新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8月3日,兵团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南疆呼吸道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浙江省医疗援疆呼吸内科专科联盟会议”在一师医院举办,徐航娣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南疆的医生授课。
经过多番努力,今年11月,徐航娣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组部浙江省第十一批(第二期)医疗人才“组团式”队伍,奔赴边疆医疗一线。
“为何他会选择携妻子一起援疆?”“他们是如何作出这个决定的?”面对同事、朋友的疑问,赵明飞和徐航娣淡然回应:“工作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无论在杭州市还是阿克苏市,我们都是投身医疗事业。而在新疆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们把优质医疗的‘种子’播撒在南疆这片土地上,感觉特别有意义。这一段生活和工作经历,也必将成为我们宝贵而又美好的回忆。”
说起丈夫的两次援疆,徐航娣十分骄傲和自豪。“在这里听到他们聊起之前的援疆队伍,夸奖我的先生,感谢他不遗余力地助力徒弟们成长,帮助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创造一个个医学奇迹,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我要努力让一年半的援疆生涯成为人生的亮点。”徐航娣说。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舒婷诗里的爱情。在一师医院援疆专家队伍里,这一段最美爱情,恰如诗。(通讯员 杨阳 江珊 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