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奎屯公安处额敏站派出所民警在辖区铁路沿线巡逻。通讯员 郭玉龙摄
位于额敏县境内的玛依塔斯风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暴风雪灾害区,冬季常有10—12级大风,瞬时风力可达13级左右,“魔鬼风区”因此得名。
每当恶劣天气来临,公路封闭时,横穿“魔鬼风区”的克塔铁路便成了当地居民出行的唯一选择。
自2019年5月30日克塔铁路正式运营以来,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奎屯公安处额敏站派出所的民警便驻守在这里。他们常年“与风共舞”,守护铁路安全。
勇闯风区
2月1日,伴随着警车发动机的轰鸣,记者和额敏站派出所民警一起踏上巡线路。
负责开车的是民警马晓康,他也是派出所民警中唯一一名本地人,因为熟悉路线,驾驶技术好,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司机”。
“小时候就听家人说过,玛依塔斯是个危险的地方,瞬间刮起的大风夹带着冰雪,有的人甚至消失在暴风雪中。”马晓康说。
一起巡线的民警说,今天是个好天气,但直到车辆行驶到第一个步巡点,记者才知道民警口中的“好天气”是什么样子。
第一个步巡点是一座铁路桥梁,桥下便是201省道。车还没停下时,民警就发现铁路防护网外有一堆可疑物品,于是决定上前查看。
刚拉开门把手,车门就被风猛地拽开,寒风扑面而来,让还没有准备好的记者打了个寒颤。
“今天风不大,要是风大,你根本就打不开门。等你使劲推开了,还得紧紧抓着车门,不然门有可能就被风给带走。”马晓康说。
一下车,羽绒服瞬间被风吹透,记者赶紧戴好手套和帽子,但刺骨的寒冷还是侵袭全身。
民警处理铁路防护网外堆积的篷布,防止其干扰铁路运行。通讯员 郭玉龙摄
“这么大的风,也算好天气?”记者问。
“这风大概只有五六级,在玛依塔斯很常见,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就算好天气了。”额敏站派出所教导员王红强说。
民警踏雪来到护栏边,发现可疑物品是一大块废弃的篷布。篷布体积大,韧性强,一旦被吹到轨道上,会对列车运行产生影响。于是,民警顶着风将篷布移开。
排除安全隐患后,民警又检查路边的防护设施,确定设施完好后,前往下一个巡查点。
一上车,把风关在车外,望着蓝天,似乎“风和日丽”。“玛依塔斯就是这样,不要被它表面的温柔所欺骗。”马晓康提到自己的一次经历。
那是2018年的冬天,当时还在奎屯公安处克拉玛依站派出所工作的马晓康和家人一起驾车从克拉玛依返回额敏。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车辆平稳行驶在路上。
突然,车外刮起一阵大风,狂风裹挟着冰雪和碎石,路面的能见度急剧下降。“几乎就是眨眼间,我们就看不到周围的环境了,只能勉强看到路肩指示牌和前面一辆大车的影子,我们不敢停车,跟着大车和指示牌小心驾驶。”马晓康说。
在其他的地方,如果遇到大风天,可以找地方停车避风,但冬天的玛依塔斯不行。一旦停车,大风携带的冰雪会很快将车埋住,车内的人就会有生命危险。“我们现在巡逻如果遇上风吹雪天气需要下车步巡,警车也不能停着,必须隔一段时间就往前开一点。”
“虽然从小就听着有关玛依塔斯的一切,但真正面对的那一刻,我心里还是恐惧,那一瞬间你就感觉到人在面对大自然发威时的无力。”马晓康说。
“现在巡线时遇到风吹雪天气,你还会害怕吗?”记者问。
“不会,我的肩上有责任,我的身后有战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马晓康说。
刚说完,他又补充道:“不过,一个人的话,可能还是会害怕。”
警车里传来一阵笑声。
坚守风区
五六级风已经如此,那么更大的风是什么样的?
“那个时候你穿什么都不顶用,就感觉风穿过衣服吹进你的骨头,让你从头冻到脚。”额敏站派出所三级高级警长彭斌对记者说。
彭斌是一名警龄37年的老民警,从车站派出所到刑警队、治安队、乘警队‧‧‧‧‧‧他几乎干过铁路警察的每一个岗位。
几年前,彭斌从所队领导的岗位上退下来,上级让他选择岗位,他说,既然是最后一班岗,就去艰苦的地方带新民警,发挥余热。于是,他被分配到了正在筹备成立的奎屯公安处铁厂沟站派出所(现额敏站派出所铁厂沟警务区)。
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恶劣的条件还是出乎彭斌的意料。
“第一天晚上就是伴着风入睡的,感觉墙都在晃,根本就睡不着。”彭斌回忆,一个多月后,他才逐渐习惯。
在走访入户时,彭斌发现这里的居民家房门都是向内开的。“当时还没明白为什么这么设计,直到一场大雪。”
那是在2020年的一个冬天,彭斌和铁厂沟站派出所的民警起床后发现下雪了,门推不开,大家合力推开门,发现院子里的积雪已经齐腰深了。
“只需一晚上,风吹雪就有了这个杰作,雪又高又硬,我们当时都傻了,忙活了大半天,才开辟出了进出的道路。”彭斌说。
院子里如此,铁路上也一样,民警们都记得一次警情通报。
“那是在2022年,我们接到紧急通报,称我们辖区内一座铁路桥轨道上有异物,阻碍铁路通行,命令我们前去查看。”彭斌说。
接到命令,民警们立即前往事发地,这才发现,轨道上的是原本铺设于两边的桥梁步行板。
“根据现场勘查,我们排除了人为破坏的可能性,根据那几天的天气,我们怀疑是强风将它们掀开的。”王红强说,
他们将调查情况上报后,上级部门表示质疑,这要多大的风才能吹起步行板?随后,民警又找到气象部门和铁路企业一起进行了情况说明,上级部门才相信。
与风区为伴,他们已经习惯在风雪中执勤。现在,每当他们汇报一切正常时,上级都会多问一句,风力是多少。
情暖风区
额敏站派出所辖区的线路有179.5公里,跨越额敏和托里两个县,穿过10个乡镇场的32个村队。
铁路两侧既有生活区,也有放牧的草场,因此与当地政府联合巡线护路,走村入户开展保护铁路设施普法宣传,也是额敏站派出所民警的重要工作。
“保护铁路运输安全,维持运输秩序,维护铁路设施运转和安全,不是铁路企业或者铁路公安机关两家就能完成的,离不开沿线有关部门和居民的帮助。”王红强说。
在位于托里县铁厂沟镇的铁路沿线,正在和镇综治中心铁路护路队一起进行步巡的王红强停下了脚步。“这里的铁丝网间隙太大了。”王红强指着一处铁路防护网说。
大家注意到,这里的铁丝松动,两条铁丝之间形成了较大的缝隙,足以让身形小的动物和儿童越过。
民警和护路队员在附近仔细查看,发现铁路护坡上有儿童的脚印,不远处的排水道上有明显的滑动痕迹。
“从痕迹上推断,应该是有孩子从这个间隙里钻进去,然后在排水道上玩耍。”王红强说。
随后,民警向铁路工务部门提出对此处加装护网的建议。
巡查完铁路沿线,民警和镇干部又来到铁厂沟镇同心社区,他们要去看望居民斌斌(化名)和他的家人。
“三年前,我们在铁路沿线走村入户时,到了斌斌家。这孩子很可怜,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母亲离开了家,父亲在外打工挣钱,平日里斌斌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王红强说。
一见到民警,斌斌笑了,他跑上前,拉着王红强的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你好啊斌斌,还记得我吗?”王红强笑着问。
斌斌点点头。
“最近又画了什么?拿给叔叔看看好不好?”斌斌回到房间,将画本和写字本拿给王红强。王红强打开画本,里面画着国旗、房屋和人,虽然内容简单,但可以看出斌斌对画画的热爱。
写字本里是斌斌近期学习的字,虽然是“正”“上”等简单的汉字,但字迹工整,看得出斌斌在写字时的用心。
“真好,画得好,写得也漂亮,继续保持,这是叔叔带给你的礼物。”王红强将新的水彩笔、画本和写字本交给斌斌。
接过画笔和本子,斌斌笑得更开心了。
另一边,铁厂沟镇、同心社区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将米面油等慰问品交给斌斌的爷爷奶奶。
民警、乡镇干部和斌斌及家人一起贴春联。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摄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贴春联。民警和大家一起将带来的春联和福字帮斌斌家贴好,为一家人送上新春的祝福。
“祝你们新年快乐,下次我们再来看你们!”临别时,民警对斌斌一家说。
结束了巡线工作,民警回到派出所,为迎接22时45分和第二天凌晨5时57分进站的列车做准备。
2月1日,民警在额敏站站台执勤。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龚彦晨摄
夜幕降临,从塔城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缓缓驶入额敏站,乘客携带着大包小包踏上旅途。随着列车远去,车站逐渐回归寂静。站台下,铁路民警肩灯闪烁,目送列车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