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一师阿拉尔市200万亩棉花播种全方位运用新质生产力
 
兵团广播电视台

春分过后,一师阿拉尔市棉花播种工作陆续展开。今年与往年棉花播种作业不同的是新技术、新方式、新方法实现大面积推广,让新质生产力在一师得到全方位运用。

播种现场。杜新民 摄

3月27日,在八团塔门镇连片的耕地里,各类机车穿梭在田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在十一连棉花种植田里,一台经过多次升级的新式农机正在播种作业,实现棉花和孜然同时播种,避免了两种作物机车两次下地。十一连种植户徐斌说:“我们以前都是先播孜然,再播棉花,要播种两遍,现在好了,农机只要进一遍地,就把孜然和棉花种子同时播进去,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2022年开始徐斌就在自家的棉田中试着套种孜然,每亩增收1000余元。为了能大面积实现一次性播种,他和农机技术员对原有的播种机进行多次升级。通过几个月钻研,升级后的播种机由原来的一膜六行变为一膜十二行,提升了播种效率,两种作物种子可同时点播,实现滴灌带、地膜一次性铺设,且在滴水过程中互不影响。“2023年进行第一年的试验,种的是十二穴的双株,今年经过农机技术员的反复研究,决定采用二十四穴单株精量播种,滴水的时候,从出水桩上面,直接做四分头,分别连接滴孜然和棉花的滴灌带,先滴孜然,孜然出苗以后,再选择滴棉花。”徐斌说。

播种现场。杜新民 摄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兵团以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棉花种植面积,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棉花。除了运用新机械赋能外,还采用了新方式新方法。

“今年还推出了超宽膜播种,铺设的地膜宽度由2.05米增加到4.4米,这样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可提高50%的中间行,不仅减少边行数,还减少了两个交接行。同时超宽膜采光面积大了,地温升高更快,使用后,地温比常规铺膜地温高1到2个摄氏度,可实现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没有了霜后花,棉花的整个品质得到了提升。”八团塔门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邓梦君说。

今年,一师阿拉尔市棉田全部采用“干播湿出”技术。这种技术就是棉田不经过冬灌和春灌,在土地平整后就可以播种,通过滴灌带滴水引墒,促苗早发,既节约了棉田冬春灌用水,又将棉花的出苗率从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据了解,今年一师将种植棉花201万亩,其中,棉花套种孜然模式100万亩。目前整个播种工作陆续展开,预计棉花播种将持续到4月中旬。(记者 张康)

来源/第一师阿拉尔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艳慧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