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鲁,男,汉族,1985年11月生,中共党员,第六师五家渠市农科所副研究员。他和团队总结出一套涵盖种子处理及播种、灭茬整地及平衡施肥、冬春季麦田管理及后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扎根基层,他是服务群众的“拼命三郎”
陈江鲁任职科技特派员伊始,为了新技术示范推广开私家车来回奔波于田间地头。陈江鲁的手机成了24小时的“科技热线”,他的手机里有1000多名农户的联系方式,每个人他都仔细备注了种植作物种类、连队和姓名。
2023年4月27日陈江鲁在新湖农场召开冬小麦田间现场会
陈江鲁顺应新形势,把握新变化,在线上搭建平台输送技术,建起整个六师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微信服务群,覆盖了六师绝大多数种粮农户。根据冬小麦、玉米不同生长情况、气象条件等,及时提醒种植户浇水、施肥、打药。粮食作物生长一旦出现了问题,种植户就通过照片、视频将问题及时传送给他,请陈江鲁帮忙诊断。陈江鲁说:“从早上起床一睁眼到晚上睡觉前,我都时常要看看微信群,为的就是及时解决农户们的问题。”
兢兢业业,潜心挖掘粮食高产密码
2023年6月18日CCTV 13报道六师农科所陈江鲁
2011年陈江鲁进入六师五家渠市农科所工作以来,从玉米和小麦品种的抗旱、抗病特性,到长相、长势逐项研究。多年来联合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针对六师玉米单产水平不高、高产重演性差、产量突破途径不清、高产不高效及市场竞争力差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滴灌玉米高密度栽培条件下高产高效水肥运筹规律的研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准确把握玉米产业技术发展方向,通过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在玉米高产潜力突破、高密度群体质量调控途径与理论、密植栽培、机械粒收、水肥一体化等高产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2022年6月15日冬小麦高产田生理指标测试
2018年以来采用技术创新+合作社或企业+辐射带动一般农户的技术服务推广模式,在奇台农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利用典型示范作用,组织现场观摩,全面展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效果,实现了玉米大面积稳产、增产,提高了农户玉米种植水平,使六师奇台农场玉米大面积产量从800公斤/亩提升到1200公斤/亩,推进了六师玉米产业的发展,切实起到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的作用。陈江鲁主推冬小麦新冬52号及配套的水肥一体化运筹增粒增重、化学调控抗倒防衰、合理群体构建超高产栽培技术,连续三年刷新新疆冬小麦高产记录,使得六师冬小麦平均亩增收120元,每年新增效益2100万元以上。
付出终得回报,玉米小麦高产喜报连连
2021至2023年,陈江鲁和团队在奇台农场建立了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在六师开展小麦、玉米小面积高产创建和千亩、万亩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其他产粮区,大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增加总产。2021年起连续三年刷新新疆冬小麦高产记录,2023年指导农户种植的冬小麦亩产达到898.19公斤。多次打破全国玉米小面积单产记录,2022年通过技术服务使得奇台农场玉米千亩平均亩产1392.40公斤,万亩平均亩产1285.25公斤。2023年小麦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818.69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87.74公斤、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38公斤。
2024年3月27日陈江鲁在新疆阿克陶县指导冬小麦种植户化控除草。
陈江鲁指导农户采取冬小麦精细整地、种肥分离播种、一喷三防、水肥运筹等技术进行种植管理,对奇台农场冬小麦地块全程跟踪指导,推动技术落实,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了示范田的高产目标。在小麦、玉米生育关键时期召开田间现场培训观摩会,重点讲解苗情分类管理,把握化控时间节点等注意事项,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并发放相关技术资料,累计召开田管现场会40余次。
作为一名粮油人,陈江鲁常常奔走于田间地头,采取集中力量、集成技术、选优品种、主攻单产等措施,提升小麦、玉米单产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