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乌鲁木齐,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展台前,人头攒动。在离海洋最远处生长的三文鱼,吸引着众多观众驻足停留。
新疆也能养三文鱼?新疆三文鱼到底好不好吃?这些疑问曾一度引发社会广泛讨论。事实上,新疆企业养殖的三文鱼不仅跃出天山,端上了国内众多餐厅和家庭的餐桌,还“游”向海外,出口到多个国家。
“今年我们预计产出7700吨三文鱼,在国产三文鱼市场份额中占40%左右。海外市场,我们已经实现东南亚地区全覆盖,今年出口额预计达5000万元人民币。特别在对食品质量管理非常严格的新加坡,天蕴的三文鱼也经受住考验,成功打入该国市场。我们出口的另一个重点目标是欧洲市场,包括俄罗斯、西班牙、英国和德国等,我们都已经有执行订单。未来,天蕴40%的三文鱼产品将出口到全球各地。”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玉如说。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在离海洋最远处生长的三文鱼,吸引着众多观众驻足停留。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钱泳文 摄
展会现场,工作人员将一条条冷藏三文鱼从冰柜中取出。眼花缭乱的刀工下,一片片色泽鲜润、肉质紧实的三文鱼刺身摆在往来客商的面前,尝上一块,入口饱满Q弹,舌尖鲜甜嫩滑。
如此优质的口感,是从养殖到加工全流程都高质量严控的成果。早在2014年,第一批优质三倍体虹鳟发眼卵就从国外运到位于尼勒克县喀拉苏乡的三文鱼基地,基地水源取自天山山脉冰川雪融水,生性敏感的虹鳟便在这里安了新家。在8摄氏度左右的冷水中,鱼卵经过60天精心呵护,孵化成为鱼苗,经历4-6个月循环周期优胜劣汰后的幼鱼,最终进入养殖网箱。通过智能投喂系统,保证每尾鱼摄食均匀,在清冽纯净的冰川融水中慢养3年,高品质的三文鱼才顺利跃出天山。张玉如告诉记者,有西班牙客商调研后表示,中国新疆这片水域中养殖出的三文鱼,后味香甜,非常适合做刺身产品。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大家都想要品尝这一美味。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钱泳文 摄
“好的水源是一方面,在养殖、捕捞和加工全过程,我们都严格按照国际最高标准执行,实现全链条品控和追溯。”张玉如介绍,近年来,天蕴公司陆续取得全球水产养殖联盟BAP、全球食品安全BRC认证、无抗生素产品和“HACCP体系”等认证,食品安全得到国际认可。
“本届博览会,目前我们已同周边七八个国家达成合作意向,三文鱼国际订单正在稳步增长。”张玉如说。不仅如此,他们还推出了三文鱼胶原蛋白肽饮和三文鱼肽压片糖果,这两款新产品也获得该领域专家和头部企业的认可。
天蕴公司副总经理姚丁香说:“三文鱼系列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将进一步推进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向纵深发展。沿着‘一带一路’,各类三文鱼产品走出国门,将创造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记者 钱泳文 阿比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