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六公里振兴路的背后——三坪大道串连一二三产转型发展经济观察
来源: 第十二师融媒体中心 2024-08-09 12:52:09

阡陌通途,一路欢歌。在十二师最西端,三坪农场与昌吉市交界处,一条6公里长的城乡路自东向西延伸开来,远远望去,宛如一条舞动的彩带,“串”起一路产业新图景。

这条路就是三坪大道——自东向西贯穿三坪农场至昌吉市,途经乡村振兴示范连队三坪农场二连、四连、五连、六连,方圆6公里内不仅规划有智能温室、万亩果蔬采摘园、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有头屯河谷森林公园、兵旅天缘酒店、物流运输企业等,将一二三产串点成线、连片扩面,连起城市生活的同时,连起了乡村美景。

以路为媒,促产融合。农业产业和以文体旅为特征的非农产业互促共进,正成为很多城郊地区的发展路径。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十二师,充分发挥横卧乌昌腹地的区位优势,让都市圈里的团场连队先后落子、一路生花。而三坪大道一带以城乡生产生活新空间为目标的探索实践,则更为难得。背后有着怎样的发展故事?

近日,记者走完了6公里城乡路,走访了十二师三坪农场有关部门、经营团队相关负责人,以期寻找到答案。

转型引领 让乡村价值之光照进现实

夏的果实,五彩斑斓。三坪农场二连种植户孙选州的采摘园里果香四溢,红彤彤的小番茄、绿油油的小西瓜、紫莹莹的茄子压满枝头,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孙选州边招呼游客边笑着说:“三坪大道修得好,通到了地头,三坪大桥更是直接通到昌吉,从昌吉到这仅需十几分钟,来采摘的乌鲁木齐、昌吉游客越来越多,连队有很多人都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开采摘园、农家乐。”

孙选州口中津津乐道的三坪大桥原是一条断头路,改变发生在2021年4月,随着兵地融合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这条连接三坪农场和昌吉的“兵地融合”公路如愿贯通了。从此,将昌吉市与三坪农场的距离缩短至15分钟车程。大桥下,南北长约26公里的头屯河谷森林公园更是成了周边居民休闲散步、消暑纳凉的首选之地。

沿着三坪大道一路向北,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有序分布着玉米地、番茄地、西梅种植园、开心农场及葡萄谷采摘园等乡村新业态。沿线南端是文教科研板块及食品、商贸物流板块和城镇化区域。西端则是已经成型的头屯河谷森林公园、慢生活文化部落,其间分布着新疆游客集散中心、新疆大剧院等文旅景点。东端则聚集着典型的工业板块和机电产业园区。

这里的产业不仅串点成线,还构建起了城乡生产生活新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崇尚新生活方式的经营主体入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疆自贸试验区十二师区块的打造,诸如新疆游客集散中心一样的文旅综合体,吸引了不少优质文体旅运营团队,周边高端民宿、儿童乐园等项目先后落地。

“之所以能吸引到这些优质经营主体,除了十二师与乌鲁木齐、昌吉‘接壤’的区位、生态和文化优势,以及区域产业升级对乡村服务业的配套需求,更主要的是十二师转型引领的发展战略和由此而生的乡村振兴思路。转型发展理念和实践让乡村价值之光照进了现实。”十二师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范青磊说。

兵团文旅投资集团董事长助理陶发刚对转型引领发展有深刻体会。过去两年,他始终以市场和行业的视角审视十二师乡村转型,并积极投入其中。今年,兵团文旅投资集团抢抓十二师农业产业转型机遇,把闲散空地成功打造成高端民宿兵旅·屯河麓宿,同时积极参与兵团文旅产业建设,第一时间争取到自驾游营地网络布局等运营机会,凭借区域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整体格调等优势,顺利引进了艺术策展等运营团队,1954·头屯河谷森林城市营地荣获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颁发的“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称号,成为兵团及乌昌地区唯一获此殊荣者。

全新业态 共建城乡生产生活新空间

三坪大道6公里沿线农业和非农产业新业态的集聚,是十二师、三坪农场各方形成共识之后的成功实践。不仅如此,连队和经营主体通过不断培育新型业态共建城乡生产生活新空间,以招商引资和先建后补的形式,建设田园综合体和产业园,‌集中打造一批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从而形成三坪农场“农文旅综合团场”新形象。

自2020年以来,三坪农场大力引进机电、商贸物流和文体旅等产业,并通过发展都市观光采摘农业、‌设施农业,配套亚心花海主题乐园等,既满足了亲子研学需求,又为喜爱乡村游的游客提供了各类休闲生活空间。在这个全新的空间里,游客能够“一条龙”体验各类项目,产业集聚形成互相引流、互利共赢。

“团场连队下决心淘汰原有的低效益、非绿色产业,为新业态腾出空间,一开始心里确实没底。如今团场连队发生了大变化,到处可见生产生活的朝气,持续引进文体旅项目成为传统经营主体和职工的共同期待。”三坪农场六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康平说,近年来,连队因势利导建起303座温室大棚,种植草莓、有机西红柿、玉露香梨等高经济价值果蔬,并以“合作社+职工”的发展模式,鼓励引导职工群众尝试“南果北种”,大伙的收入节节攀高。

“通过努力探索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共建城乡生产生活新空间,乡村振兴示范连队的全面振兴搞得有声有色。师团连干部由此意识到,引进培育有竞争力、符合品质生活要求的新业态,对于城乡接壤区域推进乡村振兴尤为重要。”说起近几年三坪大道6公里沿线的变化,十二师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正涛感慨颇多。

十二师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引导新型业态经营团队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定位开展经营活动,创造共享式、抱团式的发展环境。

激活动能 服务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路通则百业兴。一条连通东西的城乡路,不仅方便群众出行,也让产业得到持续发展。

在三坪农场二连,通达便捷的三坪大道让这里的葡萄、板栗瓜等“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全连年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一条条产业路串起三坪农场现代农业园区内的休闲采摘园、产学研基地,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三坪农场二连成片的桃树郁郁葱葱,红彤彤的蟠桃挂满枝头,工人正忙着采摘、包装、运输……道路蜿蜒其间,一幅产业兴、乡村美、职工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有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就有了发展的底气。”二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刘志学介绍,三坪大道和三坪大桥的建设,让兵地的人流物流交往、产业活动更加密切,带动了连队经济发展,职工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路富人,以路促业。随着头屯河谷森林公园建设和十二师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三坪大道带动了十二师城郊农业、采摘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乌鲁木齐经济快速发展,对空间的需求越来越旺,很多工业、服务业、物流园区企业落户在三坪大道周边,十二师抢抓发展机遇,重点围绕食品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兵地合作区进行招商,‌补足工业发展短板。

过去,城乡接壤区域的产业往往以低端工业、商业为主,农业产业则更多的是以共享生态、美学体现价值。三坪大道6公里沿线践行了“腾笼换鸟”的转型发展思路,通过由点到线再到空间的打造,获得了焕然一新的生产生活空间。

“三坪大道这条路,串起了兵地融合之路、产业振兴之路,也串起了传统产业的转型之路。”三坪农场农业服务发展中心副主任周杰说,三坪农场遵循“公路围着产业转,产业围绕公路布”的原则,加快推进产业路、美丽乡村示范路建设。如今,互联互通的道路交通网络,助推职工增收、产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赋能添彩,乡村振兴迸发出全新活力。

编辑:肖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