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四十九团:“冬闲”变“冬忙” 种出好光景
来源: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融媒体中心 2025-01-06 17:51:41

图为 四十九团职工群众为黄瓜苗绑秧。 何斌 摄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兵团三师四十九团立足实际,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创新管理模式,大力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引导职工群众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发展“大棚经济”,让“冬闲”变“冬忙”,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隆冬时节,寒意袭人。1月2日,记者走进八连种植户张良的大棚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一个个翠绿光滑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挂在藤蔓下,色泽鲜亮、均匀饱满、长势喜人,职工群众正忙着采摘、装箱,一派忙碌景象。

“我现在有4座温室大棚,棚内温度恒定,可以种植应季或反季蔬菜。蔬菜不愁销路,菜品质量好,市场认可度高,收益还是很不错的。”张良一边采摘一边对记者说。

近年来,大棚种植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措施。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大棚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更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年,团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大棚种植技术创新和升级,以“政策支持+资源整合”的方式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目前,团镇建有温室大棚536座,占地面积757亩,主要开展应季反季蔬菜水果种植、辣椒苗培育、花卉等项目。同时,通过改造大棚基础设施,升级控光、控温、控湿设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实现大棚种植智能化与精准化管理。在原有种植模式与种类上,进一步扩展到特色水果、食用菌等多种农产品的生产。多元化的生产模式不仅丰富了团镇产业结构,也为职工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尽管棚外天气寒冷,十九连种植户李凤海的草莓大棚内却温暖如春。一垄垄绿油油的草莓苗排列整齐、长势喜人,绿叶间点缀着洁白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莓”好景象。

“我们大棚种植反季节草莓,在春节前后就能上市了,不仅满足了市场对稀缺农产品的需求,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让我们在冬天忙碌起来,提升我们的收入。”李凤海笑盈盈地说。

“冬闲”变“冬忙”,变化的不只是节令,更是希望和信心。传承老品牌、发展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特色产业种植逐年增加,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收、农户致富的有效途径。团镇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逐步发展壮大设施农业,积极引导职工群众通过发展温室大棚反季节种植拓宽增收渠道,鼓起职工群众“钱袋子”,以往的“冬闲”正被“冬忙”替代,寒冷的冬天也变得热乎起来。

编辑: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