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得好,我们学得也高兴,学好了以后就能凭手艺挣钱了。 ”2月17日,为期3天的手工编织培训班在十四师皮山农场举办,吸引了30余名职工群众参加。
近年来,十四师昆玉市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技能人才培养为突破口,通过精准培训、产教融合、竞赛激励等创新举措,着力构建“育、用、留”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为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培训,服务产业“接地气”。十四师昆玉市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推行“订单式”培训模式,将技能提升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针对旅游民宿、文创、康养等特色产业,开设餐饮、手工编织、健康护理等实用课程,通过“学用结合”,学员快速掌握技能,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据统计,近3年来,十四师昆玉市累计举办培训班265期,覆盖1.53万人次。
校企联动,产教融合“出实招”。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企业出题、学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协同育人平台。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将课堂搬进车间,让实训对接生产,实现“毕业即上岗”。3年来,累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223名,涵盖制造业、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同时,通过企业导师带徒、技术攻关合作等形式,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以赛促学,激发人才“新活力”。自2023年至今,已举办三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竞赛,搭建技能展示舞台,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竞赛内容涵盖餐饮、电工、手工等多个工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切磋技艺,既锤炼了技能水平,又激发了“学技能、强本领”的热情。
优化服务,厚植成长“沃土壤”。十四师昆玉市人社局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培训+就业+激励”全链条服务机制。为优秀技能人才提供职业资格认定、岗位晋升等支持,并通过媒体宣传典型事迹,增强职业荣誉感。此外,动态跟踪培训成效,定期开展回访,确保人才“培得出、用得上、留得住”。
据介绍,十四师昆玉市还将持续深化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完善政策体系,拓宽产教融合路径,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技能人才高地”,为十四师昆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