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陈萍带小朋友体验汉服制作。
“我把蜀绣、苏绣、哈萨克绣、锡伯绣的纹饰融合在一起,设计制作各类传统服饰,收到了很多订单。”1月31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萍说。
1月31日,陈萍展示自己制作的传统服饰。
当日,农历正月初三,刚和家人团聚过的陈萍没闲着,和孩子们在伊犁州图书馆“锡姑娘·知遗工坊”的非遗小课堂,教他们了解年俗、学习汉服制作技艺。
1月31日,陈萍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展示自己制作的传统服饰。
自2023年她成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以来,她在中小学、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景点等地,已经向数千人传授汉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
“我们从南京来伊犁探亲,小朋友一向对汉服比较感兴趣,今天能这么充分地体验汉服制作技艺,既惊喜又开心。”南京市民田田带着女儿翟羽桐,一边给玩偶穿上刚裁剪出来的汉服一边说。
1月31日,陈萍在自己的工作室制作传统服饰。
陈萍自幼受母亲、奶奶的影响,会裁剪制作传统服饰,多年来一直坚守这项热爱的事业,在获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后,她说自己肩头的责任更重了,希望用自己的双手,融合各民族的服饰元素,做出更美的汉服。(天山网-新疆日报 记者邹懿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