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春秋,风华正茂;一载耕耘,硕果累累。
从东天山的浩瀚林海到沙漠公园的奇观异景,从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到现代研学旅游的蓬勃兴起,从图书馆的氤氲书香到夜市集市的人间烟火……2024年,十三师新星市文旅产业花开有声,全年接待疆内外游客累计超过1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7亿元,同比增长超30%,奏响了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激昂旋律,让“诗”与“远方”在这片土地上完美交融。
文化建设绽芳华 服务惠民润民心
图书馆里氤氲书香、社区活动室内丝竹交响、乡间大院笑声飞扬、公园广场上舞步蹁跹……文化旅游工作,一头连着“国之大者”,一头连着“人间烟火”。过去的一年,十三师新星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文化事业迎来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走进十三师新星市体育公园,随处可见平整的健身跑道、步栈道及各类运动器材,不少市民在这里运动健身。据了解,十三师新星市体育公园总投资2254万元,占地1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占73%、 健身设施用地面积占25%,可同时开展10项以上体育运动。运动场地包括5人制足球场2个、篮球场6个、网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台10个、门球场2个、儿童游乐园1个,健身步道1664米、健身广场4处、健身器材60套、智能健身设备24套,智能体质监测站1座、智能休闲驿站4座,力量拓展型运动器材18套,可满足老、中、青、幼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类运动人群的使用需求。
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建设。为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期待,2024年,十三师新星市持续推动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建设,着力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十三师新星市体育公园、两个社会足球场、一个县域级运动场、两个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等项目建设,同时,完成辖区内健身器材的维修维护。
健全的公共文化体系夯实了文化惠民的基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点亮了职工群众的生活。2024年初,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新星市。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龙行龘龘 盛世新星”十三师新星市2024年元宵节系列活动在新星市精彩上演。赏花灯、猜灯谜、耍社火、放烟花……十三师新星市各族职工群众铆足了劲儿,用不同的方式抒发着对幸福生活的赞扬和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当天,该活动还通过《央视频》App、《云上兵团》App、新星融媒抖音号等平台直播,线上观看101.2万人次。十三师新星市文旅也借此次活动再次出圈出彩。
活动,是文旅工作的重要载体。十三师新星市文旅局坚持以活动带动文旅工作的开展,以活动带动旅游人气的提升,与河南省文旅厅签订对口支援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开展豫哈、兵地文化交流活动30场次,引进《礼乐华夏》《白蛇传》《豫疆和鸣音乐会》、兵团文字行·殷墟甲骨进新星等专场演出21场次,惠及职工群众5万余人;同时,邀请兵团豫剧团等专业人员为十三师新星市100余位文艺爱好者开展培训,引导两个群众文艺团体完成注册,并积极组织辖区文化艺术人才参加兵团、十三师新星市的戏曲折子戏大赛、文化能人大赛等活动。
火热的生活是创作源泉。过去的一年,十三师新星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扎根群众,为群众送去欢乐也从群众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举办“薪火相传七十载·同心筑梦新时代”第十三师新星市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及歌曲《英雄》MV的创作,出版《无悔的追求——兵团第十三师文学采风作品合集》《十三师全域旅游画册》等作品。
文化遗产续新篇 传承创新焕生机
红色文化传承有序推进,考古勘察揭开历史面纱,遗址保护与博物馆建设稳步开展……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蕴含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密码和动能。2024年,十三师新星市赓续历史文脉,推动十三师新星市文物事业“活”力绽放。
文物保护谱新篇。十三师新星市高质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计普查登记文物点205处,复查127处,新发现78处,复查比例为100%,新发现比例为60%;推动庙儿沟佛教遗址修缮、红星二场八连营房旧址修缮、白杨沟佛寺遗址安防等文保项目落地实施;谋划墩烽燧修缮保护、焉布拉克古墓群环境整治工程等4个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开展120处历史民居专业评估工作,初步拟定历史民居具有保护价值的23处。此外,2024年度考古工作主要以对白杨沟东西部佛寺建筑的局部考古发掘为主,发掘包括中殿、佛台、神兽塑像足部、少量壁画等181件历史遗存,判定白杨沟东西佛寺建筑均为唐代晚期佛殿,证明了东西两区佛寺建筑为共时关系,极大丰富了十三师新星市对白杨沟佛寺遗址的历史认知。同时,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签订对口支援合作框架协议,奠定文物、非遗等多方面交流合作基础;并配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在白杨沟佛寺遗址开展考古挖掘,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设立专家工作站,助力十三师新星市文物事业发展。
“旅游+”绘新景 多元融合启新程
畅游火箭农场百花园,感受姹紫嫣红之美;前往红星一场三连采摘园,体验采摘的乐趣;徜徉东天山自然地质博览园,来一场时空穿越之旅……
2024年,十三师新星市立足优势资源,通过“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性打造文商旅、文体旅、农文旅等多元融合的消费新场景,着力构建“全域、全季、全业”的旅游发展格局。
以“旅游+研学”为亮点,积极推动研学旅游深入发展。2024年,十三师新星市全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兵地联合推出4条精品线路,并与新疆省心国旅、兵青旅等旅行社联合开辟了本地人游新星、庙儿沟“亲子研学游”“新星农事体验游”等研学旅游,引客入十三师新星市,带旺乡村旅游经济。
以“旅游+红色”为特色,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红星二场是十三师新星市红色军垦文化资源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团场,依托深厚红色军垦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如今,红星军垦文旅小镇初具规模。该团场依托红色资源,打造了“党性教育游”“红色基因传承游”“红色文化特色研学游”三条红色军垦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并以三连和美连队建设成果为依托,打造“文旅+农业”特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探寻红色记忆。此外,依托新星市博物馆,团场场史馆、连史室等公共文博场馆,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与传承。据了解,新星市博物馆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
创意,是文旅业最核心、最鲜活的要素。十三师新星市文体广旅局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新路径,完成冰箱贴、宣传布袋、手绘地图等3个品类700余件文创产品的开发制作。创新,还体现在旅游宣传推介方式上,2024年,十三师新星市邀请网络名人赴十三师新星市采风,参加自治区春季博览会和兵团旅游促进大会专场推介,赴洛阳开展交流推广;同时,通过兵团文化云、新星融媒、新星文旅等平台直播各类活动72场次,在线观众累计近250万人次。
一个个融入了自然生态、文化历史的“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场景,不仅全方位展现了十三师新星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成果,更进一步擦亮了美丽十三师新星市的品牌形象。
赛事赋能铸品牌 文旅活力竞绽放
2024年6月2日,十三师新星市第二届“红星杯”兵地融合自行车公路赛开赛,来自新疆及甘肃、宁夏的200余名专业车手和哈密区域60余名骑行爱好者参赛,共享骑行乐趣。
2024年9月7日,2024年兵地融合赛马运动会在巴里坤哈萨克县举办,数千名当地群众和各地游客齐聚现场,共同感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的魅力。
2024年9月28日,由哈密市人民政府、十三师新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甜美哈密•魅力新星”2024年“中煤电力杯”双城马拉松挑战赛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600余名长跑爱好者参加比赛。
……
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既立体地展示了地方文旅特色,丰富了体育赛事的内涵,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过去的一年,十三师新星市积极打造赛事品牌,不断提升职工群众健康意识,营造健康、快乐、科学的全民健身氛围。组织参加兵团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获得57枚兵团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奖牌;举办十三师新星市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乒乓球、足球等系列青少年比赛8场次;承办国家赛事活动、省级赛事活动各1场次,举办兵地融合赛事5场次,“一团一赛”特色体育品牌赛事活动9场次,师团连全年举办群众体育活动100余场。
在此基础上,十三师新星市还推出“送文化下基层”、冰雪文化旅游节、草莓采摘节等,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年来,十三师新星市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持续打造新星文旅品牌,吸引更多游客以文旅促消费。2024年,各类活动累计吸引游客26.07万人次。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过去的一年,十三师新星市旅游因为文化赋能而丰富了内涵,文化因为旅游带动而散发魅力,让“诗”和“远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中实现了更好联结。十三师新星市将继续秉持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的理念,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十三师新星市文旅市场迸发出新的活力与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