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GDP增速连续两年全疆第一 哈密为啥能成经济发展“优等生”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 2025-02-06 10:43:43

  1月19日,哈密市统计局传来消息:经初步核算,哈密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84.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居全疆首位。

  这意味着新疆又多了一个生产总值过千亿的地州市。

  向前追溯,2023年,哈密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82.7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同样位居全疆第一;2022年,哈密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68.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位列全疆第一方阵。

  “各项经济指标表明,哈密市经济发展已驶入了快车道。2024年的经济表现可以从5个方面来概括,那就是工业生产势头旺、投资增长后劲足、经济增长动力强、新兴消费势头猛、财政收入增长稳。”哈密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志军说。

  2024年,新疆经济发展成绩亮眼:全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21.8%……在各地州市你追我赶的态势下,全疆经济年年迈上新台阶,而哈密市,正是年度经济“考试”的“优等生”之一。

  牵住新型工业化“牛鼻子”

  谈起哈密,1000个人可能有1000种印象。对游客来说,记住的可能是美丽风光、歌舞、美食、哈密瓜、大海道、胡杨林;对经常出差的人来说,留下印象的可能是哈密火车站半个小时左右就来往一趟的旅客列车;对工业、能源等经济领域的从业者来说,记忆深刻的可能是鳞次栉比的煤化工厂房、运输带上源源不断的煤炭、戈壁滩上林立的风电“大风车”和一望无际的光伏蓝海,还有“疆电东送”的铁塔。实际上,这些印象,正是组成哈密经济形象的不同侧面。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镇中国能建哈密“光(热)储”150万千瓦基地项目中的15万千瓦储热型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建设全景(资料图)。钟卫亮摄

  哈密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哈密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结构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占比约4.94%;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占比约67.5%,其余为第三产业(服务业)。2024年与此类似。也就是说,哈密市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的产值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二。这意味着哈密市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型城市。

  1月10日,哈密市委二届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牵引哈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工程,着力构建以综合能源产业为核心引擎,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产业相互依托、相互牵引、相互耦合,富有哈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哈密的工业经济,已经由走到前列变成了走在前列。”自治区两会期间,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24年,哈密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强劲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00家,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疆第一方阵;工业活力充分彰显,全年工业用电量15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煤炭保供能力持续增强,外运7145.6万吨、同比增长11.9%,占疆煤外运总量的50%以上;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占工业增加值的77%;重点产品产量创新高,全年原煤产量突破1.8亿吨、发电量646亿千瓦时,液化天然气、煤焦油、海绵钛、金属镁、工业硅等重点工业产品产量均突破历史纪录。

  做好资源转化大文章

  哈密市矿产资源丰富、“风光”资源富集,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哈密煤炭预测资源量约为5708亿吨,占全国八分之一、全疆三分之一。其中,有640亿吨属于世界罕见的富油煤,煤焦油产率平均10%以上,最高达20%,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理想原料。

  哈密是全国风光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风区面积占全疆66.3%,太阳能资源技术开发量32.09亿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哈密已探明矿种88种,铜、镍、钛、镁、钒、钼资源量均居全疆首位,钒钛磁铁矿预测资源储量20亿吨,居全国第三。

  2022年以来,哈密市委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优势、政策优势,提出“123456”发展战略,其中的“6”,指的是积极融入自治区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

2023年9月,哈密陆港中心首趟中亚班列开行(资料图)。普拉提·尼亚孜摄

  3年来,哈密市六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抢抓哈密建设国家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机遇,加快建设千亿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聚焦打造千亿级电力新能源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2024年,哈密市电力总装机突破32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72%、规模稳居全疆首位。

  ——建成全疆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级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百亿级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加速形成。

  ——建成钛矿、海绵钛、钛材、钛用品等为一体的全钛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钛材基地,金属镁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硅基新材料产业实现量的突破。

  ……

  “丰富的资源只是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好资源转化大文章,把‘加法’做成‘乘法’,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吾拉木江·热依木说。

  基础设施建设积厚成势

  走进位于伊吾县的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各工作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开展非IP确定性网络创新应用和算力网全产业链供需匹配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工作。研究院不远处,是正在建设中的算力产业园。

  算力经济是哈密市重点推进的新兴产业之一。2024年4月,哈密市召开新质生产力重大产业招商签约大会,现场签约氢能及算力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4个。其中,算力产业投资项目有6个,总投资额达210亿元。

2024年4月11日,哈密市召开新质生产力重大产业招商签约大会。图为签约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摄

  算力的尽头是电力。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算力经济的发展便无从谈起。

  不仅是算力,对工业经济的发展来说,丰富稳定的电力供应都是重中之重。

  2024年,哈密市电力总装机达到3226万千瓦,发电量达646亿千瓦时,其中,“风光”新能源发电量达304.8亿千瓦时。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哈密电力产业高速发展,成为支撑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借助新能源电力优势,高用能的煤化工、金属冶炼、氢能应用等产业项目在哈密市纷纷落地:集煤炭开采、煤制油、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建设于一体,总投资达1700亿元的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开工;钛、镁新材料及先进制造技术与新能源绿电消纳相融合,300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加速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的光伏基地,为大规模制取绿氢奠定了基础,氢能产业发展不断加速。

  充足的电力供应、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遍布全国的空中航线……基础设施建设积厚成势,为哈密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哈密市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强化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进度不断加快,2024年全年增长45.9%。其中,工业投资增势强劲、贡献突出,占全市完成投资的比重由年初50%提高至80%以上。有效投资的高增长,将持续推动哈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何志军说。

编辑:尹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