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在博湖县湖畔寒羊扩繁养殖专业合作社羊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局的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正忙着为1200只生产母羊进行B超孕检。
2月5日,在博湖县湖畔寒羊扩繁养殖专业合作社羊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局的畜牧专业技术人员为生产母羊进行B超孕检。柏梁耀摄
“凭借这一精准的孕检手段,合作社能够清晰判定母羊的怀孕数量,进而实现科学分群饲养,并根据不同情况分级别调配营养,为空胎母羊进入下一轮同期发情处理做好了充分准备。”博湖县湖畔寒羊扩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建强说,届时,合作社还可以享受产羔母羊人工授精补贴。
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巴州农业农村局的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就奔赴各县市,为当地的养殖合作社和养殖户带来先进的养殖技术与理念,解决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的实际难题,助力农牧民在新的一年里实现增产增收。
“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对于我们而言,是极为实用且经济的技术。”李建强介绍,借助这一技术,合作社实现了羊的统一发情、配种、产羔、育肥和出栏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而且,通过人工授精培育出的羊羔品种优良,产肉率高、出栏早,经济效益好。
巴州畜牧工作站高级畜牧师冯星介绍,传统自然受孕的接羔育幼工作通常持续1个月左右,而采用同期发情技术后,母羊繁殖周期大幅缩短,实现了母羊两年三胎、集中产羔的目标。这使得农牧民的接羔育幼工作能在1周左右高效完成,不仅提高了母羊受胎率和羊羔品质,还极大地缩短了接羔育幼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有效节约了饲养成本。
近年来,为扩大肉羊养殖效益,提升肉羊生产与繁育质量,推动羊产业转型升级,巴州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广兽用B超孕检、科学分群、同期发情、人工授精、两年三产繁殖模式等关键技术,积极引导养殖合作社和农户开展经济杂交,改良当地的巴音布鲁克羊等地方品种。2024年,自治区《稳定肉牛肉羊及奶产业发展九条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巴州首批近600户肉羊养殖合作社(户)享受了肉羊能繁母羊补贴和人工授精经济杂交补贴,补贴金额达853.052万元。
巴州农业农村局畜牧科科长张学涛说,过去,养殖户大多凭借经验养殖,肉羊的养殖效益难以提升。但随着科学分群、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等一系列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养殖户们切实感受到了肉羊改良带来的养殖效益,养殖理念也从传统粗放式转变为科学精细化,为巴州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