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不仅是一项使命,更是一种责任和情怀,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我要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奉献力量。”3月17日,山西援疆干部、第六师新湖农场党建工作办副主任梅凯说。
2023年,梅凯看到临汾市援疆办选派党务工作者援疆的通知,他和家人商量后踊跃报名,开启了一段援疆之旅。
从三晋大地到大美新疆,从尧都故里到兵团农场,梅凯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适应。他性格乐观开朗、为人豪爽,这种独特的气质让农场居民对他倍感亲切:“梅凯像我们新疆人,他来援疆就是来找家乡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思念家乡和亲人。”梅凯将这份思乡之情小心珍藏,将全部精力投入援疆事业。
作为党建办副主任,梅凯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传帮带作用,积极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试行方案,通过制度对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激发党员参与热情,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梅凯深入农场36个连队、6个社区,详细了解各级党组织建设情况,指导完成了8个党支部的委员补选工作,完成了4个连队管理委员会成员补选工作,指导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文体广电旅游中心党支部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
在新湖农场的一年多时间里,梅凯熟悉了这片热土上的一草一木,感受到了职工群众的热情与淳朴。
“一年的援疆生活,让我认定了兵团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意做那棵‘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梅凯说。
援疆期间,电话、视频成了梅凯和妻儿情感寄托的纽带,他和妻子总是互相报喜不报忧,时间长了,所有的思念都变成了一句“这也好,那也好,放心吧”。
“孩子成长关键阶段我不能陪伴左右,内心常常觉得亏欠。”梅凯说,“但援疆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带着使命与责任的奉献。”
带着一身责任,凭着对援疆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对这片土地的不舍,为期一年的援疆任务完成后,梅凯主动申请再留一年,并成为新一批临汾市柔性援疆工作队的队长。
“我会牢记使命,最大程度将‘新湖所需’和‘临汾所能’有效结合,坚持‘引智’与‘育人’同步,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新湖农场,通过‘传帮带’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