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走进十四团金杨镇,蓝莓园内果香馥郁弥漫,鱼池里鲈鱼欢快翻腾,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成熟的蓝莓缀满枝头。记者 潘许 摄
3月26日,阿拉尔市海沃智慧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蓝莓种植基地里,一盆盆蓝莓苗木有序排列,枝叶繁茂。饱满的蓝莓果实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在进行采摘作业。大棚内,智能化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设备纵横交错,尽显科技魅力。
该公司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采用“物联网平台+智能化装备+基地实际应用”的创新模式,有力推动了蓝莓种植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技术员正在查看水肥一体设备。记者 曾维摄
“目前,我们运用5G物联网平台对每个大棚实施全方位监管,实时掌握大棚内的温度、湿度。通过水肥一体施肥机,还能对每株苗木精准施肥。现在仅需两名技术员就能轻松完成22个大棚的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效率。”技术员黄松说。
工人采摘成熟的蓝莓。记者 潘许 摄
目前,该蓝莓基地已累计投资1174万元,共建有22座大棚,种植面积83亩。今年,预计蓝莓总产量可达50吨左右,产值达600万元。
在不远处的阿拉尔市金塘水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鲈鱼养殖基地,数十个养殖池整齐分布,技术员正在投喂饲料,鲜活肥美的鲈鱼不时跃出水面。
技术员检测鱼池里水的酸碱度。记者 曾维 摄
该养殖基地采用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养殖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还能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加州鲈鱼以其肉质鲜美而闻名,对水质的要求比较严苛。采用工厂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我们可以随时监测水质和鱼的体质。而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养殖,水温、溶氧可控,没有病虫害的侵扰,饵料充足,鱼类有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品质也有保障。我们使用的是附近的盐碱水,这个水是循环利用的,除了日常消耗蒸发外,几乎是零排放。”阿拉尔市金塘水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蒋龙龙说。
“去年,我们投了10余万尾鱼苗,今年鲈鱼产量预计达60吨,5月份将大批量上市,预计产值可达350万元。”阿拉尔市金塘水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王宪林说。今后,合作社将继续加大产品投入和创新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向周边团镇提供有偿技术服务,增加合作社收入;扩大市场覆盖面,增强产品竞争力,丰富职工群众的“菜篮子”。
近年来,十四团金杨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职工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拓展等措施,为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蓝莓和鲈鱼已成为十四团金杨镇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的两张亮丽名片,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带动了周边职工群众就业增收。
“对于特色产业,我们主要在‘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当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一定额度后,团镇还会提供资金扶持。此外,结合特色种植养殖项目申报,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团里特色种植养殖业稳健前行。”十四团金杨镇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副主任闫可可说。(记者 潘许 曾维 通讯员 孙玉涛 徐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