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迎来春假首日。60多名小学生走进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浅山乐谷自然营地,在智能机器狗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自然与科技融合的研学之旅。
4月28日,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浅山乐谷自然营地,小学生正根据研学任务卡辨认植物。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索蓉芝摄
上午12时,孩子们攥着印有可爱图案的研学任务卡,兴致勃勃地围在机器狗身旁。这只灰色的“科技伙伴”刚一启动,就用萌萌的电子音说道:“今天我们要去一起做任务了哦!”
走上蜿蜒的山道,二年级学生芸励莘在一丛嫩绿前,小心翼翼地拨开叶片,“叶片锯齿状、开着小白花,任务卡上说这是荠菜!”不远处,几个男孩正围着一丛扁扁的绿叶争论,“这个叶子有香味,是不是野韭?”机器狗凑近轻嗅,语音系统立即响应:“没错!野韭的叶片能散发出独特的辛辣味,它的根部还能入药呢!”孩子们顿时发出“哇”的惊叹,掏出小本本认真记录。
4月28日,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浅山乐谷自然营地,小学生正与机器人互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索蓉芝摄
在一块层叠的岩石前,浅山乐谷自然营地负责人陈琦让孩子们观察岩石。“这块岩石叫页岩,是千万年前泥沙层层堆积形成的。板岩呢,就好像‘健身狂魔’,它的质地更为坚硬,且具有较高的密度。”机器狗的介绍,瞬间让大家都笑了。
随后,大家跟着机器狗继续“巡山”。行至山林间,听到鸟鸣声时,机器狗教大家辨认喜鹊、大山雀、白鹡(jí)鸰(líng)等鸟类。“在玩耍中就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知识。”四年级小学生邱天泽说,他用电话手表拍下了植物、岩石等,准备回去后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同学们。
针对现代儿童普遍存在的“自然缺失症”,此次研学活动特别设计了户外体能与自然疗愈环节。当日下午,孩子们在山林间开展飞盘、曲棍球等团队运动,在奔跑嬉戏中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机器狗不仅是工具,更是孩子们探索自然的伙伴。”陈琦说,此次研学通过“科技+自然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在掌握科技知识的同时,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今年,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米东区文旅局、米东区农业农村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规划设计了“耕读教育”研学活动,共串联米东区33个特色点位,形成5条精品研学路线,覆盖春播、夏管、秋收、冬育全农事周期。
活动以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为目标,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核心,覆盖农耕体验、生态观光、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将农田变为课堂,农民化作导师,让青少年走出教室,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真听真看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