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稠油区块里的“逆行者”
来源: 石榴云客户端 2025-04-08 10:42:26

  “易总,油井回压持续升高,请速到现场处置。”4月6日,一阵沙尘过后,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采油管理四区于奇稠油区块被浮尘笼罩。接到监控室电话,采油一厂采油管理四区总监易杰,顶着风沙,立即赶往20公里之外的生产现场。

  这是易杰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36岁的易杰,自2011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工艺研究、采油管理工作。2024年9月,担任采油管理四区总监。

3月23日,易杰(右一)在于奇5-3混输站检查掺稀泵运行情况。孔守曾 摄

  新成立的四区,远离厂区,人员不足,又面临高稀稠比和油井回压高带来的钻井液流变性变差、排量受限以及井下安全等诸多困难。易杰带领驻守在于奇区块的18名员工,斗严寒、战风沙,迎难而上,展开“两降一升”攻坚战,有效降低躺井率和掺稀比,提升原油产量。

  “必须精心管理好每一口油井,通过技术创新等措施,发挥它们的最大产能。”易杰说,于奇区块有多口稠油井,要保持稳产增产,减少躺井是一项重要工作。

  平日里,易杰组织技术人员每天24小时监控油井参数,一旦发现异常,便第一时间优化工艺参数,确保正常生产。

3月23日,易杰在于奇5-3井查看油井生产情况。孔守曾 摄

  有一次,通过过程控制系统,易杰发现一口高产井的回压持续升高不降,便连续在现场盯守5个多小时,精准调整参数和伴水扫线,当油井回压恢复到正常时,已是深更半夜。

  “油井就像自己的孩子,孩子生病了岂能丢下不管。”易杰说。

  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易杰只休息了15天。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协调新井投产、检查地面设备,以及处理生产异常,每天不是在油井现场,就是在赶往现场的路上。

  今年1月,受大雪天气影响,道路被封,运输原油和稀油的车辆无法通行,易杰心急如焚,他紧急协调车辆,组织专人带路绕行到目的地,确保原油和稀油的车辆正常运输和油井正常生产。

  “遇到困难要顶上去,而不是回避,天气再恶劣,也绝不能影响原油生产。”易杰说。

  今年以来,于奇稠油区块有多口新井投产,易杰成为井上的“常客”。

3月23日,易杰在于奇5-3井查看油井生产压力。孔守曾 摄

  一次,为确保一口新井顺利投产,易杰冒着严寒,经过连续6个小时值守,终于保障油井提前3个小时投产。

  针对稠油区块高稀稠比、高回压等难题,易杰立足实际,带领技术人员开展工艺创新,经过多次试验,在多口油井采取加装伴送流量计、加装管道泵和电磁加热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掺稀比,提升了油井产能,实现增产。

  在易杰和同事的努力下,现在于奇稠油区块躺井率下降为0,掺稀比较去年有大幅降低,取得日产原油超千吨的好成绩。

  目前,于奇稠油区块已成为今年采油一厂增储上产主阵地。

  每年三四月份,是塔里木盆地沙尘肆虐的季节,易杰扎根于奇稠油区块,在艰苦环境中不断锤炼意志,他像一个“逆行者”,逆风穿行在广袤大漠,为原油上产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记者 于江艳 通讯员 孔守曾

编辑:李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