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智慧养羊 他山之石可鉴——新疆专家赴陕西探寻奶山羊产业升级之路
来源: 石榴云客户端 2025-05-11 11:01:35

  肉羊养殖一直是新疆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如何突破传统养殖模式的瓶颈,实现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近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等专家一行赴陕西杨凌、千阳等地,深入考察奶山羊产业现代化发展经验,为新疆肉羊产业的智能化养殖和标准化升级寻找更优路径。  

4月30日,千阳县种羊场内的奶山羊在等待挤奶。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摄

  良种推广与科技赋能

  5月,地处关中地区的千阳县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在被授予“世界名优奶山羊良种繁育示范场”的千阳县种羊场内,3500只莎能奶山羊正享受着“天然氧吧”和智能化管家服务。

  这些被誉为“莎能小姐”的优质奶山羊,原产于瑞士莎能山谷,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的多年选育,已成为国内奶山羊产业的“黄金种源”,单产奶量最高达1415公斤,良种覆盖全国28个省份。  

  “新疆多胎肉羊的推广同样需要这样的良种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杨会国说,虽然新疆在“农区多胎羊高效养殖技术”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相比于陕西成熟的“科研+企业+农户”良种推广模式,新疆在种羊场标准化建设、基因优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史怀平介绍,陕西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培育出2个优良品种(系),研发出生产关键技术和相关智能装备3个,创建品质提升和高效生产模式2个,开发出羊乳新产品4个,并由龙头企业打造了两个全国知名山羊乳知名品牌,直接带动直接带动1500户农户增收。

  这种“高校育种—企业转化—农户受益”的闭环模式,为新疆的多胎肉羊品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经验。  

千阳县25平方米左右的移动装配式羊舍一应俱全,正在当地推广应用。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摄

  智慧养殖与示范应用

  在西安百跃德瑞牧业的5G智慧牧场,企业借助5G技术构建了羊舍环境自动化精准控制系统和奶山羊精准饲喂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羊舍内外环境、奶山羊采食量等数据,确保每一只奶山羊的健康成长。

  更令新疆专家感兴趣的是千阳县推广的“移动式羊舍”。25平方米的标准化羊舍内,通风、饲喂、清粪、挤奶设备一应俱全,并可以灵活安置于农户家的庭院。

  “这种组装式羊舍便于移动,也适合新疆农牧民小规模养殖。”新疆农业科学院装备所研究员冯斌说,目前新疆牧区、农户大部分传统养羊棚圈结构简易,健康养殖功能性较差,冬季寒冷导致羔羊成活率波动较大。推广模块化、组装式、标准化羊舍,可显著提升健康养殖效率和羔羊成活率,这也是新疆养殖圈舍的一个发展方向。

5月1日,项目组专家来到勉县农户黄殿云家中,查看“可计量和采奶样的移动式挤奶机”示范应用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摄

  陕西勉县农户黄殿云依托位于城郊的合作社,从最初的2只羊发展到300只规模。他不仅通过向周围超市销售新鲜羊奶锁定600个客源,还将羊粪收集后制成有机肥销售,年收入达38万元。由科研项目团队研发的“可计量和采奶样的移动式挤奶机”更是帮他省时增效,同时为成本核算精准到了每一只羊。

  “这种小规模家庭式养殖方式以及城郊经济模式,不仅为农户带来增收,也丰富了城市百姓的餐桌。”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刘娜娜说,“政府补贴+项目研发+企业投入”的联合机制,可帮助中小养殖户更好地解决经济与技术难题。

5月1日,新疆、陕西两地专家来到千阳县种羊场奶山羊工程育种技术研究中心。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摄

  产业链延伸与跨区域合作

  陕西奶山羊产业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全链条开发。百跃羊乳集团通过工艺创新,将羊奶加工成奶酪、益生菌奶粉等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在90万元项目资金基础上自筹200万元,用于乳品保鲜工艺方面的研发,最终开发出三款创新产品,生产上市后均实现了每月60万元的销量增长。

  在陇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紫花苜蓿、黑麦草与聚合草的混播试验田郁郁葱葱。基地负责人边会龙介绍:“混播饲草营养均衡,还能改良土壤。而羊粪通过回收后制成有机肥,反哺饲草种植,形成循环经济。”  

  通过此次考察,新疆畜牧科学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达成合作意向,将在良种推广、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度联动。正如杨会国所言,农业现代化需要打破地域壁垒,共享创新成果。通过跨区域合作,双方可以快速吸收彼此的先进经验,加速产业发展升级。

  2025年,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西北地区进一步推进,这场从陕西到新疆的“智慧养羊”接力,将为西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记者 马帛宇)

编辑:李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