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看戈壁大棚里藏着的致富密码
来源: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融媒体中心 2025-05-02 11:31:06

近日,记者在位于第三师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十九连的新疆润疆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绿意盎然,各类蔬菜水果长势喜人。走进大棚,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工人忙着给作物除草、打叶。

帕提姑·亚森已在该公司工作一年多,在这里她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学到大棚种植、管理等技能,让她很开心。

“我家在七连,离得很近,在这里干活一个月能挣3800元,我觉得很好。”帕提姑·亚森说。

作为公司技术骨干,王建德扎根种植一线已一年有余。他每日指导工人掌握卷帘、通风等技术要点,精准调控作物生长环境。“我们第一批授粉的甜瓜再有1周左右就能成熟,芹菜株高50至70厘米,西红柿5月10日前能陆续上市……”查看作物长势时,他如数家珍。

新疆润疆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三师五十三团金胡杨镇招商引资项目之一,现已建设包含62座温室大棚的现代化种植基地,丰富当地的果蔬种类,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果蔬的需求,为经济蓬勃发展和拓宽就业市场注入新活力。目前,公司已为当地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

该公司经理宫保福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与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的6家大型超市签订订单,每天有5吨左右新鲜果蔬上市。”

为保证果蔬新鲜度,在相关部门扶持下,该公司加速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冷库、分拣车间及配套办公室。未来计划继续扩建大棚,实现规模化种植,提升品质与产量。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致力于让戈壁荒滩变身“聚宝盆”,把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促进职工群众多元增收的重要抓手,着力做好大棚建设、技术推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推动团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乡村全面振兴之门。

第三师五十一团唐驿镇职工邵华利开辟“棚中养金蟾”新模式,在蔬菜保供大棚内嵌入药用蟾蜍养殖单元,利用大棚恒温特性实现四季循环养殖,使蟾蜍生长周期压缩30%。其分泌物经提取可加工成高端美妆原料,亩综合效益较传统种植提升3倍,打造“一棚双收”的戈壁特色农业样板。

在蟾蜍养殖基地饲养池内,数万只蝌蚪如黑云涌动,邵华利在进行精准投喂。“从卵期至四足成形需60天,再经60天陆生适应期渡过临界期,当前正是保育关键阶段。”作为药用蟾蜍养殖探索者,他今年3月从河南引进种苗,利用2亩大棚试养,计划明年扩大养殖规模。此前在河南从事蟾蜍半成品加工的他,依托同乡成熟养殖经验实现技术移植,为“蔬菜保供+特色养殖”产业化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与露天养殖相比,大棚养殖优势明显,既能遮风挡雨,又有恒温系统控制养殖环境,温湿度稳定,形成天然防护,节省建设成本,保障养殖品质。

“饲料是饲料厂生产的现成产品,我们只需搅拌,一天投喂一次。蟾蜍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是珍贵中药材,市场供不应求,”邵华利说。饲料统一配比、按时投喂,打理起来更省心。最令他期待的是蟾蜍耳后腺每日自然分泌的乳白浆体:“这可是中药材里的‘软黄金’,非常珍贵,市场上供不应求。”

首次试养蟾蜍的邵华利,得到团镇鼎力支持,连队腾出闲置大棚,帮助他实现低成本创业。邵华利决心通过在戈壁滩上养蟾蜍,不断积累种植和养殖经验,带动更多身边职工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让“蟾宫折金”成为戈壁滩上的共富新引擎。

编辑:肖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