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人性的光辉与坚守 ——评国际获奖电影《无罪》
7.5万
兵团日报

电影《无罪》是兵团第一部独立创作,由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文广传媒集团投资拍摄的电影。

电影《无罪》由天山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董玲执导,王洛勇、尤勇、胡明等实力派演员倾情出演。2016年9月2日在五家渠市成功首映。2017年,在4000多部各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第50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白金雷米奖”。2018年9月12日,在央视电影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无罪》的故事来源于一个真实事件,主人公原型是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驻监所检察官张飚。在石河子某监狱服刑的张高平、张辉叔侄二人,因为好心拉载一名女子,后被认定强奸杀人,他们伏法不认罪引起了张飚的注意,并由此展开漫长的申诉之路,在监狱服刑十年后叔侄二人终得昭雪无罪释放。《无罪》剧本来源于兵团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国家一级编剧王安润的长篇报告文学《在正义的天平上》(原载《新疆日报》2014年4月24日)。

​电影叙事结构是整部电影的关键要素,它决定了能否抓住观众的内心。《无罪》整部电影在情节的安排上较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但也打破了人们的一些惯常思维。该影片的叙事结构不是太复杂,呈现出多极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很好地弘扬了主旋律,直指司法公正这一核心主题。《无罪》在处理画面时,以一种半开放的状态表达,比如审讯叔侄二人的过程、犯罪嫌疑人伏法的过程等,这种半开放的表达不仅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想象的空间,也能规避一些过于敏感的话题。第二个层面在处理人物关系上简洁明了,叔侄关系、兄弟亲情、警官与犯人、检察官与犯罪嫌疑人等。第三个层面在总体结构之下影片内部情节、画面以及剪辑之间的关系处理把握得很好,使得整部电影的叙事显得紧密流畅,有现实主义的情节表达,也有现代性的意义呈现,比如说影片的结尾,处理成两辆同向行驶的车,都是红色,都行驶在崭新的公路上,一辆车里面坐着曾经的犯罪嫌疑人,一辆车里面坐着曾经的检察官,这样的结尾可以有多重解读的可能,这是现代性的表现手法。在编剧王安润的笔下,董玲导演又实现了情节设计的精细化,并用精巧的结构布局把这个沉冤昭雪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整部电影的叙事基本沿用传统的叙事手法,以多层叙事链为叙述动力,以倒叙、插叙的方法把长达十年的时间情节过程淡化。

《无罪》这部电影直面现实——在良知坚守的不易和迟到的公正中其实毁掉的是人生。影片中嫌疑人张云平因为这件事不但险些丢命失去自由,他还失去了母亲、妻子和未曾出生的孩子,而他的侄子张军正准备结婚,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一切都因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而失去。休尼特曾说:“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可能会缺席。”有人说迟到的正义不能算作是真正的正义,但作为本剧的原型人物张飚为此付出的执着与努力,确实让人敬佩。编剧王安润对于这对服刑叔侄有着和张飚检察官一样的同情,当初写报告文学是为了宣扬秉公执法不畏艰辛的检察官张飚,也为颂扬与张飚一样的正义守护者,但是面对服刑十年远离故土的嫌疑人来说,如何又能对他们的冤屈和痛苦视而不见?用王安润自己的话说,他相信“正义的天平上站着一群人”。2015年初春,主创团队在石河子、北京、安徽歙县、上海、杭州等地分别走访了检察官张飚、申诉代理律师朱明勇、张氏叔侄等人。经过慎重细致的梳理,影片最后定名《无罪》,重现翻案过程成为影片的首要任务,而深层次挖掘却需要从影片的结构和人物身上体现出来。

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情境有三个。第一个是张云平的眼泪,第二个是检察官张红旗的几次电话中流露的愤怒及略显孤单的背影,第三个是嫌疑人的哥哥背着申诉状来来回回奔波的身影。犯罪嫌疑人张云平的眼泪是该片的主要泪点,第一次流泪是看到妻子打掉七个多月的孩子来与他签离婚协议;第二次流泪是看到女刑警立功的电视节目,充满了屈辱和愤怒;第三次流泪是跟即将退休的检察官张红旗哭诉冤情,流泪看着检察官张红旗时的绝望。影片在这个人物的处理上非常到位。对检察官张红旗的刻画也可圈可点。如果不是正义和良知,很难坚持到退休后依然还在想着这狱中的叔侄二人,这种坚守中的愤怒和孤独,影片是以几个面对窗户站立吸烟的画面表达的。此外,对一些配角的刻画也令人称道。影片里张云平的哥哥,不惜变卖家中的房屋请人帮着申冤。当他拿着卖房的20万元来到北京露宿街头,在寒夜中接到律师电话时悲喜交加,拿塑料布包裹自己的身体抵御冷风的镜头催人泪下。

影片中色彩的处理有一些细节很独到也值得回味,尤其是红色。第一,无罪释放后,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红色——张云平的哥哥在法院收到可以重新审理案子的通知时,那枚高悬的国徽,红红的色彩显得分外耀眼。第二,退休后的张红旗带着红色的帽子来到张云平叔侄的故乡旅游,乘坐红色的出租车去寻访他们的老家。第三,叔侄二人无罪释放后,亲人们给狱中出来的张军穿上了一件大红色的衬衣,包括片尾叔侄二人坐在家乡的老屋门口,张军也穿着大红色的背心。这里色彩的运用,不能不说是导演用意深刻。红色在中国民间百姓心中的意义是丰富的,红色预示着吉祥红火,但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红色有驱除邪恶的功能。片尾,张军穿着红色的衬衣躲在街角偷偷打量曾经的恋人。张军的那身红衣在普通平静的生活面前显得有些扎眼了,即便是带着喜庆之意也改变不了十年冤狱失去的一切,转身离去应该是他最好的选择。那辆红色的重型卡车也是一样,红色的车应该预示着叔侄二人重新面对的未来是红红火火的,面对搭车的单身女性,倒回的红车依然传达了一个信息,真正的好人还会继续是个好人,同时,也在另一个意义上还原了当年的事实,好人不会因为错判的岁月改变人性中那些原本就善良的东西,这是影片展现出的人性中最温暖的部分。

总之,作为一部带有重塑司法形象性质的影片,整部电影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感悟在追求正义公平道路上的艰辛与不易,更让我们在片中的平凡人物身上看到了坚持不懈、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坚守。影片的叙述张弛有度,整部电影的节奏是由慢而快的,而且是越来越快,尤其是到了检察官张红旗退休之后,电影的叙事基本进入一个快车道。影片末尾,行驶在崭新的高速路上的两辆红色车辆,预示着中国的司法将迈进更新更好的时代。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贺孜孜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 最热
  • 最热
  • 最热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