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发布,到2025年,全疆将形成葡萄酒产业“4+ 2”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到2025年,以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葡萄酒主产区引领发展,推动阿克苏传统慕萨莱思葡萄酒特色产区和南疆三地州葡萄蒸馏酒新兴产区加快发展,鼓励支持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其他地区发展葡萄酒产业,在全疆形成“4+2”为主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格局。
据了解,新疆葡萄酒产业在50多年间经历了现代化工业化、规模化发展、酒庄群发展和工业化量产与酒庄酒同步高速发展的四个阶段。作为“十四五”时期新疆十大重点产业之一,葡萄酒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但仍然面临着成品酒销售占比不高、酒庄差异化发展不明显、基地建设不足、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推广力度不够等产业发展挑战。
《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疆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用于保障蒸馏酒酿造原料的鲜食葡萄种植面积180万亩,种植环节收入40亿元以上。力争酿酒产量达到70万千升,其中葡萄酒、葡萄蒸馏酒分别达到60万千升、10万千升。力争成品酒在酿酒总产量中占比达到30%,酒庄酒等高档酒在成品酒中占比达到30%,葡萄酒加工环节收入470亿元左右。
“今年12家葡萄酒庄被命名为自治区休闲旅游特色精品葡萄酒庄,我们还推出了15条自治区葡萄酒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自治区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勇东说。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晗介绍,今年新疆葡萄产业集群争取到中央投资2亿元,促进吐鲁番市、昌吉州、巴州、克州、和田地区五地州10个县市区的葡萄产业“块状经济”向“带状经济”转变,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葡萄特色产业带。
自治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长修说,他们将积极引导与援疆省市龙头企业合作,打造新疆葡萄酒产品品牌、提升知名度,完善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提高配送效率,创新葡萄酒“互联网+”营销模式,支持构建新疆葡萄酒“运得出、卖得好”的国内市场体系。(记者 李宁艳)
继续阅读
专项资金助力葡萄酒产业发展
从今年起,新疆设立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资金2000万元,并逐年增加。
自治区工信厅轻工业行业管理处处长李云德介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推进现有葡萄酒产品结构高端化调整和产业提质增效,推进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品牌推广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关于加快推进葡萄酒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通过提升种植基地标准化水平、加大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优做强特色酒庄、推动“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和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等八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新疆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意见》提出,新疆将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精品葡萄园;建立新疆葡萄酒品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新疆葡萄酒”知名度;着力培育3家到5家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葡萄酒龙头企业;培育150家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休闲旅游和文化推广于一体,具备观光、名酒拍卖、品酒教学、艺术展览、度假休闲等多重功能的特色精品酒庄,形成新疆葡萄酒酒庄集群;打造葡萄酒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加快新疆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葡萄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加快葡萄酒原酒交易中心建设,力争到2025年形成覆盖全疆和国内外主要目标市场的物流配送体系。(记者 李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