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乌苏市:智力援疆“三融三推”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
7.5万
乌苏市融媒体中心原创


  乌苏市借助援疆省市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人才的辐射、示范和帮带作用,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培养,为乌苏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依托对口援疆机制优势,7名辽宁营口“组团式”援疆医疗专业技术人才以“一对三”结对帮带形式,开展常规坐诊、学术讲座、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等援助工作,为相应科室制定详细发展规划,为医院培养可持续发展式的人才梯队。“组团式”援疆医疗专业技术人才与乌苏“名医工作室”运行相融入,结合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援助作用,帮助攻关新课题、推广新技术,填补乌苏科研、医疗等7项技术空白。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援疆人才融入“名医工作室”日常运行,重大技术革新项目20项,推广应用医疗新技术新成果80项,以结对帮带方式培养骨干医生500余人,带出优秀技术团队23个,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合理分配使用援疆人才资源,每年接收10名援疆教师,根据援疆教师人才学段、学科、专业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分配使用,有效促进提升援疆教师教育教学实效性。完善援疆教师与“名师工作室”引领机制,制定“起航计划”,援疆教师人才帮助学校对新入职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实施“青蓝计划”,共同开展课程管理、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等活动,让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抓实教育科研引领,坚持教育援疆与“名师工作室”运行相融合,借助教育援疆机制优势,与东北师大U-G-S合作,参加东北师范大学组织论坛、置换研修、同课异构、借力发力,推进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先后接收使用60余名援疆教师人才,助力乌苏教育高地建设。


  通过“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模式,邀请辽宁省文化艺术领域专家人才来乌举办书法、烙花、手指画、摄影、舞蹈等专业培训班12期,培训学员1400余人次,选派文化艺术人才赴辽宁省培训80余人次。发挥援疆人才专业优势,在乌苏市旅游规划、旅游发展、文物保护等方面出谋划策,传授辽宁营口先进经验,帮助开展文物普查、文物勘察、文物修缮,助推文旅事业发展。开展“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加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整理建立《保护名录》《民保工程基础数据库》台账,完成申报地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个,培养中青年艺术人才骨干200余人次,使“非遗”文化人才队伍始终有新鲜血液流入。(乌苏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奥庆)

责任编辑:高山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乌苏市融媒体中心原创
编辑/聂剑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