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伍,黑龙江省伊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副教授。2017年度优秀公务员,黑龙江省第四批援疆干部。
受援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市场监督管理局。
座右铭:上比所以广德,下比所以狭行
生若胡杨
从万里之远的林都伊春来到十师北屯已届一月。以为曾经有过一段驻村扶贫的经历,就一直自诩自己很“皮实”,适应能力很强,可现在才发现,过去的认识真是幼稚,看来是要进行一次自我否定了。同事经常问“起到这里适应吗?”我回答只有四个字,必须适应。因为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值了第一个班。这里值班真不含糊,24小时在岗。没错,24小时,就是这么规定的。因为当地同志都已经多年如此,想必是有它的合理性的。既然别人都能遵守我们又有什么不能遵守的呢?也没有必要深究它是否合理是否不合理。任何事总有两面性嘛,当不可能随你心愿,想怎样就怎样。
这里并不缺少温暖。每天赤日如炬,暖阳当空,气温是要比家乡高出许多的,我也比往年更早地享受到了夏天。这里的人们也充满热情。到单位后,得到了同事们的关心关爱和支持协助,无障碍沟通让我也能尽快熟悉工作,融入融合到新的单位当中。
这里到处都透着坚韧与顽强。原以为西北之北是一片黄沙满天遍地砾石的不毛之地,到这里后,却也看得到满眼树花。花开时节,清香徐徐,幽香淡淡,倒也不那么荒凉。来到这里后参加了一次好多年都没有参加了的植树活动。到了植树现场才发现,什么叫顽强什么叫倔强。这里种树的土壤(姑且叫做土壤吧)在我的眼里只能叫砂子,全是石头。偶而也能看到一些当地人称为“土”的细沙。我所能看到的树木花枝都是人们在这样的封里种植的!据说还会有长时间的大风?太不容易了,生命真是顽强!一切生命的维系,就是靠随处可见的滴灌设施,水和养分都是通过这套系统输送给绿植的,没有了这个系统,也就没有了绿色生命。人真的很有办法,环境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
这是新疆,更是边疆。既然是边疆,当然稳定就成为了头等大事。这一个月以来,耳听口述,无不是安全稳定为先,这就是“大气候”、大环境。我也深切地感到一种无处不在的紧张,倒谈不上精神上有多么大的压力,但这种紧张还是能感觉到的。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人是要有些压力的嘛,这或许正是让我们尽快进入角色的一个推动力吧。
这里是胡杨的故乡。随处可见的杨树顽强地生长着,那深深的沟纹、遒劲的枝条,记录着时间的沧桑和成长的故事。多少兵团人,几代拓荒者以胡杨一般坚韧的意志品质不懈努力为之奋斗,才换得如今的沙漠变绿洲。胡杨精神不仅值得我们每一位援疆人学习,更值得把它深刻在脑海里,溶进我们的血脉中,变成每个人的基因,因为胡杨精神就是兵团拓荒者的真实写照——生若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