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荆楚大地到雪域边疆,从湖北黄冈到五师双河,十年前援疆梦,今朝如愿以偿。
他,叫王楚兵,来自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三年前,在对口援疆的洪流中,他成为了湖北省派往五师双河市的一个“兵”,担任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校长一职。
其实,早在2010年,王楚兵就曾提出申请,要来五师双河市援疆,但当时未能如愿,曾令他遗憾良久。2019年12月,当他接到通知要来援疆时,激动不已。
“时隔9年,心愿达成,还有一丝庆幸,经过9年的积累,我的能力比从前强了,经验也更丰富了,对于干好工作,更有信心。”说话间,王楚兵眼里闪烁着泪花。
这三年时间里,王楚兵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校区
彼时,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双河校区建设正紧锣密鼓,为确保秋季新学期能如期在新校区开学,这个兵团“新兵”,搬着行李住进了工地。一层泡沫当床垫,铺上床单,他睡了一个多月。新校园竣工,迎接新学子到来,他的白发又多了数根。
援疆为什么、援疆干什么、援疆留什么?明方向、找问题、谋方法、建制度、拿措施,王楚兵事事带头干、处处作表率,一步步扎扎实实加快创建“北疆名校”。
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校区一角 李卫民 摄
提升办学品质,强化责任担当,王楚兵提出了以备课组为单位,提高教学研究力度,助力教师成长;推行“先做后讲,不做不讲”授课原则,改变了以往教师不研究学情盲目上课的习惯;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每周不管工作再忙必须至少听两节“推门课”,提高了教师队伍授课质量。
他,培养出了一支坚强的团队,送出去学习,打破思维坚冰,科学布局管理力量,管理重心下移到年级组,形成“校领导+年级主任+备课组长”的管理团队;他,激发了教师的昂扬斗志,学校培养建设了13个名师工作室,申报了16个“十四五国家级课题”,构建形成全员教科研培养体系,锻造了一支坚强的教师队伍,达到援疆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他,创新推行“走进孩子心灵,陪伴孩子成长”德育理念,每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均会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谈话,全面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树志向、立目标,激发学习动力和潜能。
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师生交流。李卫民 摄
“我们的王校长,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紧跟着他的节奏干工作,很累,但是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学校校办主任殷春梅说。
黄冈中学第五师分校运动场 李卫民 摄
三年里,王楚兵想念家乡鄂东的杜鹃,也爱上了双河的格桑。他从楚地来到西北边陲,成为一个“兵”,尽己所能,办好学校,助力更多的学子以五师高级中学为起点,放飞梦想、成就未来,把黄冈教育品牌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