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博职院”)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的教学实训楼、学生宿舍楼等投入使用,学生将在设施更加齐备的现代化校园里接受教育。
“学校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可,学生就业前景持续向好”。10月1日,博职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吴江慧介绍,今年秋季,学校在校生人数达1.3万人,是两年前的一倍多,招生已从疆内扩展到疆外多个省市,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名列全疆高校前列。
成立高职院校五年,年轻的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如何成为享誉疆内外的一所高职院校?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外景。学校供图
高位谋划 实施三年扩容提质计划
2010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七所中专学校合并成立了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
博州有着口岸区位、综保区政策优势。近年来,博州提出了重点打造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六个百亿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
博职院成立之初,博州党委就着眼自治区和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为学校谋划了清晰的办学定位——重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020年,博州党委做出实施博职院扩容提质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明确三年发展目标,成立项目建设和扩容提质两个专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推进学校发展。
此后,一项项创新之举,开启了博州职教发展新征程。
两年多来,学校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支持,投入9亿元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5.63万平方米;疆外招生省市从9个增加到15个,延伸到山东、江西、河北等地。在校生从5500人增加到1.3万人,连续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疆高校前列。
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通讯员 于苏甫·艾尼 摄
学校紧紧围绕自治区重点产业和紧缺人才领域,建设旅游服务类、机电技术类、交通运输类等7个专业群。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入选自治区高职骨干专业群。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办空中乘务专业,与新疆工程学院、昌吉学院联合开办自动化、旅游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实现本科教育零突破。
把课堂搬到景区、园区里
在博职院边合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教学楼与宿舍楼错落有致,在这里,学生入校即入厂,往往还没毕业就已成为企业青睐的“香饽饽”。博职院机电学院2022届毕业生沙拉依丁·努尔东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3月,沙拉依丁入职园区一家智能科技公司。“企业看重我的实践经验,在这里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沙拉依丁来自叶城县农村,“公司提供宿舍,洗澡、做饭都很方便,每个月花不了多少钱,大部分工资都寄回了家里。”凭借一技之长找到合适的工作,沙拉依丁感到很开心。
3月10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晖力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学习设备操作。通讯员 于苏甫·艾尼 摄
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是博职院的一大亮点。
2021年,学校加强政校企合作,依托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赛里木湖景区,成立边合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赛里木湖旅游学院,把职业教育办在景区、园区,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学校按照“一年在校本部、两年在产业学院”的模式,组织开展教学和生产性实习实训。其中,边合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紧贴博乐边合区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专业与电子智能制造、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融合发展,为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学院请来金牌导游为我们授课,带着我们跟岗实训,让我们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看到越来越多的疆内外游客来当地打卡,赛里木湖订单班学生热依曼·艾克热木对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非常看好。
设置编制“周转池” 引进优秀师资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
青年教师肖逸是学校2021年招聘的研究生,他想法新、创意多,深受学生喜爱,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3月10日,教师在实训室为学生上课。通讯员 于苏甫·艾尼 摄
两年来,博职院建立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训力度,选派教师赴疆内外高校跟岗学习。博州党委编办设置人才编制“周转池”,保障学校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招聘研究生60名,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此外,作为对口援疆省市,湖北省持续给予博职院教育帮扶。选派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2所本科院校和10所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组团式对口帮扶学校8个二级学院,从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博职院提质培优成效明显。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相继入选自治区高职骨干专业群,赛里木湖旅游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纳入自治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培育项目,康复治疗技术、物联网应用等多个项目获得自治区职业教育建设项目支持。近年来,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学校共有95名学生获奖。学校在服务当地“口岸强州”“旅游兴州”战略的同时,还辐射带动4个县市技工学校共同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最近召开的自治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大力发展以就业和产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这让博职院全体教职工充满信心。
“我们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就业为导向,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博职院党委书记周学伟说。(记者 赵西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