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诗歌剧《石城印记》
是新疆首部
援疆题材诗歌剧的创新实践,
辽宁文化援疆的具体成果展示。
该诗歌剧以支边
和援疆光荣历程为背景,
以辽宁优秀援疆干部的
感人故事为素材,
运用建国后支边援疆、对口援疆
时空转换表现手法,
生动讲述感人至深的援疆故事、
无私奉献的兵团故事。
《石城印记》是由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宣传部、八师石河子市发改委、八师石河子市援疆办联合主办,八师石河子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石河子绿洲盛果文化传播公司协办的一部大型诗歌剧。该剧展现了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石河子,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红色传承和发展建设成果,以诗歌和话剧融合的创新表现形式讴歌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石城印记》共分为六幕。从王大顺想起爷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支援边疆说起,再现了第一代军垦人为建设军垦新城石河子,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去南山拉木头的场景,再通过王大顺奶奶的讲述,还原了八千湘女上天山和全国劳动模范侯正元的动人故事。
在时空转换中,王大顺的妻子杨曼莉从辽宁赶到石河子照顾累倒的丈夫时,听到了“一双眼”的故事,这让她对丈夫的援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当杨曼莉站在兵团军垦博物馆内那件补了296块补丁的军大衣前时,此时的杨曼莉才真正理解了几代兵团人对援疆工作、对石河子前赴后继的爱。
在返回辽宁之前,杨曼莉帮扶的维吾尔族小姑娘阿迪莱·阿不都瓦力对她产生了深深的依恋之情。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听着那动人的军垦故事,杨曼莉做出与王大顺一起留在石河子的决定。
诗歌剧《石城印记》项目历时近一年时间完成了策划、创作、排演和演出,得到了乌鲁木齐艺术剧院、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天富集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剧目由新疆著名编剧、导演张军创作,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天富集团抽调80多名学生和职工参与集中排练,保证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创新文化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