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信息、核酸检测数据、有无基础病及目前控制情况、是否在服用药物……11月10日上午,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B舱,四川援疆医疗队护士李义君正在接待刚收治的患者。他用平板电脑打开方舱云HIS系统,扫描了患者的身份证,然后点击“患者收治”,系统自动识别患者信息,很快完成对患者的初步分类,是否属于新冠重症肺炎高危人群,是否有基础病加重、心脑血管急危重症发生的风险等。
李义君使用的方舱云HIS系统,是四川援疆医疗队为实现快速高效管理方舱医院研发的信息系统。
方舱云HIS系统界面。四川援疆医疗队供图
2020年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四川省人民医院承建管理,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与电子科技大学应急管理研究院开发了方舱云HIS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杜绝了纸质记录传递导致方舱内外物资交叉的院感核心难题。“在此次援疆疫情防控中,方舱云系统升级到了3.0版本,实现了医疗护理医技联合协同、三级质量管控、远程医疗支持、分类分级管理、联合协作指挥等全智能化运维,以最小化人力资源配备管理方舱医院。”四川省援新疆医疗队副院长、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陈康介绍。
10月10日,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一行查看方舱云系统运行情况。刘从雪摄
“针对这次支援工作需求,我们对方舱云HIS系统进行了从数据化到智能化升级,能进行快速筛查判断核酸检测结果,实现‘首阳时间、入舱时间、核酸名单’等核心信息的自动关联,具备了核酸结果一键批量导入、快速双阴筛查、批量出院预判等功能。”陈康说。
此外,方舱云HIS系统还支持多终端异地同步运行,医护人员可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识别等多种方式进行病案管理,节约医疗信息传递时间,最大程度减少舱内医护人力资源需求,有效降低院感风险。
利用方舱云HIS系统移动端,医务人员可实现快速安全查房。四川援疆医疗队供图
利用5G等现代科技手段,方舱云HIS系统还能让专家团队从云端“走”到患者床旁,通过多学科MDT合作模式(即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患者实时制订医疗、护理及用药方案。
10月30 晚上10时,A舱内6岁的患者小宣牙周脓肿,疼痛难忍。考虑小宣年龄小,可能伴发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四川援疆医疗队由医疗、护理、药学等专业人员组成专家团队,于10月31日11时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对小宣进行联合诊治,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经过精心治疗,小宣很快恢复了健康。
“方舱云HIS系统就像一个全能选手,帮我们实现了‘舱内危重处置、点状工作、批量收治,舱外专家远程支撑’的目标,将最少、最精干的资源放在舱内第一线,这种一线最小化人力资源配备和舱外众多专家云集联合救治的倒三角模型,保障了医疗救治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四川援疆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院长,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童荣生说。(记者 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