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团委副书记陈学勤跨越数千里,从“层峰叠翠起烟峦,碧水环流汇海滩”的南粤,来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南疆,开启了他的援疆之旅。
到达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九团海安镇后,陈学勤被任命为团镇党委常委、副团长、宣传部长、工会主席。三年来,他发挥特长、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21年7月,获评广东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连续三年考核获优秀等次,记三等功一次。
陈学勤(右)为爱心志愿服务队授旗。
面对质疑 用行动证明
初来乍到,大家见到这位面庞白净、年纪轻轻的副团长都充满怀疑。“感觉他太年轻了,不知道他能否适应这里的生活,更不敢想他能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实事了。事实证明,他的表现让我们太惊喜了。”团镇一连党支部书记张国忠笑着说。
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整个团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倾听职工群众的诉求意见,分类梳理各类问题,寻找同类问题发达地区解决办法,探索本地解决路径,两个月的时间,他迅速调整好心态,积极主动融入团镇的各项工作中。
通过几个月的不断走访、多方了解情况,陈学勤初步掌握了团镇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难题,部分连队乡村振兴滞后、团镇基础配套设施需要改善、职工群众就业难等问题。
认真思考自己有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做才能促进团镇更好地发展后,陈学勤积极向广东前方指挥部、三师工作队、省团委、东莞市、汕头市等后方单位和有关领导主动汇报,争取援疆资金和项目落地。同时发挥共青团干部的优势,多方寻求社会资源,从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支持团镇。两年半来,共争取9个援疆项目,合计援疆资金8160万元,助力十三连打造成集“中华文化、汉唐风韵、兵团特色”为一体的兵团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实施7个连队人居环境整治,极大地提升职工群众的居住环境质量;为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陈学勤结合调研成果,主动作为,多方筹措资金,投入近2000万元,重新盘活两个援疆项目——大岭山公园和“三馆”。
陈学勤用内地打造“综合体”的理念,把团镇大岭山广场打造成一个涵盖会议中心、党史馆、夜市、音乐喷泉、跳蚤市场、儿童乐园、百姓大舞台、电影院、室内篮球馆、健身广场、灯光秀等休闲娱乐、餐饮美食、运动健身、红色教育的“欢乐海洋”,免费向群众开放。“大岭山综合体”提供近500个就业岗位,解决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也让职工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
作为从经济特区来的年轻干部,陈学勤身上有着一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
作为分管宣传文化的团镇领导,陈学勤提出要与时俱进,积极抢占网络意识形态的高地,坚持“群众在哪里,宣传就做在哪里”的理念,用党的喉舌传播新疆好声音、讲述兵团好故事。两年多来,团镇相关新闻9次登上央视媒体、17次登上国家级报刊、8次登上“学习强国”,多次登上省级报刊。陈学勤还牵头制作各类专题片、工作汇报片等近30部,其中2部获兵团级三等奖且入选兵团级纪录片展播库,1部获师市级一等奖。
“陈副团长很阳光、很主动,他就像一颗泡腾片,带来了前卫、有冲击力的新思路,给团镇宣传工作发展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团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负责人宁笑阁说。
一心为民 受爱戴
2021年的一个深夜,忙碌一天的陈学勤收到了职工的一条求助信息,因疫情影响,水果滞销了。第二天一大早,陈学勤便牵头对接单位团购、联系农贸市场批发,解决了疫情期间农副产品的销售难题。
“陈副团长能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是个真心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干部。我们大家都知道,有困难找广东来的陈副团长就没错。”果农张中飞说。
从南粤到南疆,万里之遥,改变的是工作地点,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三年援疆路,一生兵团情”,陈学勤用他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