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后,来自多个省市的援疆医疗队投入到患者的救治工作中。他们白衣执甲,直面病毒,以生命守护使命,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把危险留给自己
11月14日14时,库尔勒市气膜方舱核酸实验室灯火通明,与队员们结束工作后,张明又对方舱内环境进行彻底消杀。“他们都很累了,我身体好,多做点。”张明说。
张明是河北省衡水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检验师,河北省援疆医疗队技术总监。得知库尔勒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支援时,张明主动报名请缨。到达次日,他就与队员们参与到当地核酸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中,对核酸检测区域的仪器配置进行流程优化,对各个区域的人员配置进行合理搭配,核酸检测工作得以迅速运转。
11月14日,在库尔勒市气膜方舱核酸实验室,核酸检测工作结束后,张明对方舱内环境进行消杀。本人供图
张明总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主动揽下标本存放区的标本消杀工作,因为标本表面可能会存留部分活病毒,若消杀不彻底,可能会对实验室安全及队员造成影响。标本制备区是整个核酸实验室最忙碌也最危险的地方,加样、提取、点样、封板各种工作他都冲在前面;实验结束后等队员们都出舱了,他又开始了整个实验室的消杀工作,包揽了所有临时性加班。“我是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张明说。
“从核酸样本接收时的消杀环节,到确保核酸检测精准度,张明有着丰富经验。”河北省援疆医疗队领队杜晓娜说。
由于在实验室长时间工作,张明和队员们的双手被汗水泡掉皮。尽管如此,从没人有一句埋怨,说过放弃。
守护母婴安全
10月14日,江苏省援疆医疗队成员丁桂春随扬州医疗团队来到新源县,开始了在新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的医疗支援工作。
丁桂春是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副主任医师,拥有17年党龄。她在产科疑难危重疾病、高危妊娠合并症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荣获“扬州市技术能手”和“扬州市五一创新能手”等称号。
来到新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工作的第一天,丁桂春就和当地医生合作进行了一场惊险的生命接力。10月17日晚上临下班时,新源县妇幼保健院来了一位特殊孕妇,这名孕妇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并伴有妊娠合并癫痫、妊娠合并巨大儿,有两次盆腹腔大手术史。
因患者病情复杂,按惯例要转诊至上级三甲医疗机构分娩。想到丁桂春是来自三甲医院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产科主任,接诊医生便立即联系了她。
丁桂春立即启动了剖宫产手术应急预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了详细应对措施。经过手术,一个体重4公斤的婴儿顺利出生,母子平安。丁桂春及科室医生并未停歇,当日又连续做了3台急诊剖宫产手术,直到次日凌晨手术结束,她才回到驻地休息。
丁桂春(左)正在做手术。本人供图
丁桂春常给同事们说:“夜晚是很多人休息的时间,却往往是产科医护人员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很多孩子都出生在夜晚,产科医生便是夜空中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工作中‘最亮的星’。”
谈及这次援伊之行,丁桂春说:“天山雪松根连根,新源扬州心连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要尽职尽责,用专业特长同当地医护人员共同守护母婴生命安全和健康!”
千方百计为患者排忧解难
“我们现在帮助患者俯卧位通气,大家做好准备。”11月15日,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吕剑虹和队友帮助体重近100公斤的患者翻身。
吕剑虹是上海市东方医学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10月31日,作为上海援疆重症医疗队的一员赶赴新疆,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参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吕剑虹正在护理患者。本人供图
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多为慢阻肺、糖尿病、脑梗塞等有基础病的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可以提高患者氧合,引流痰液,尤其对糖尿病、慢阻肺等长时间卧床的重症患者更有帮助。
相较可以自主呼吸的患者,帮助气管插管的患者翻身难度更大,既要保证患者翻身前充分镇静,又要保证患者身上的各种导管不被折损,还要避免操作不当给患者造成压力性损失的风险。尤其是面对大体格、大体重的患者时,更加考验护理技能。48公斤的吕剑虹在体力上并不占优势,但每次都是最积极的一个。气道清理操作感染风险大,她带领大家一起做。
“我是个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有责任带领年轻医护为患者排忧解难。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义不容辞。”吕剑虹说,在抗疫一线共产党员更应该以身作则,尽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记者 余梦凡 杜建辉 巴莎·铁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