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江苏省援疆抗疫医疗队核酸检测组骨干陈婷婷7月以来的行程表:
7月中旬至7月底,奔赴江苏连云港支援核酸检测;9月初至9月底,参加江苏援川核酸检测医疗队,支援四川抗疫;回到盐城后,休整一周,10月14日,再赴新疆伊犁,支援核酸检测。“休整期间,就听说了要组建援疆队伍的消息,当时原本要派其他同事去,后来领导说,任务重,还是应该让有经验的同事去支援抗疫。”11月16日,陈婷婷告诉记者,10月11日晚上,她便再次接到医院的电话,受命支援新疆抗疫。
挂了电话后,陈婷婷笑着跟母亲说,幸好自己偷了个懒,从四川回来的行李箱还没有拆包,可以直接推着它出发了。
这只行李箱一直放在家里的一角。从幼儿园放暑假到结束援川,陈婷婷很少有时间陪伴女儿。就是平时上班,一遇到全员核酸检测,进到实验室,一待就是8到12个小时,甚至更久。早上出门的时候孩子没醒,晚上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入睡。她只能轻轻地亲亲睡梦中孩子的脸颊,告诉孩子,妈妈回来了。
此次休整,陈婷婷恨不得将所有时间都用来陪伴女儿,收拾行李箱的事儿,就暂时往后放一放吧。
没想到,又要再次推着这只行李箱出发了。
陈婷婷朝行李箱里塞了两件羽绒服、几双厚袜子,随同江苏省援疆抗疫医疗队到达伊犁,加入到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的队伍中。
陈婷婷告诉记者,检验被称为医生的“眼睛”,检测是临床医生与病魔战斗的重要武器。因此,保证质量和安全是核酸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此次援疆,江苏省援疆抗疫医疗队核酸检测组组长吴国球教授嘱咐陈婷婷和她的队友们,要毫无保留地向当地核酸检测队伍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尽可能帮助当地提升核酸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陈婷婷与队友们始终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只要一头扎进实验室,当天的标本一定保证当天处理完,不管复查多少遍都要完成。”陈婷婷说,常常从实验室出来,脸上布满了印痕,身上尽是汗水,被汗水泡得发白的手上也全是褶皱。
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陈婷婷会抬头望一望窗外。实验室的窗口正对着天山,山头覆雪,山色如黛,与湛蓝天空融为一体,“真的非常非常美”。
“伊犁河也很美,每次我们上下班坐车经过伊犁河的时候,都觉得美得很震撼。”陈婷婷说,一个月与当地战友的并肩作战,她已经跟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都特别热情,我还和他们有一个约定,等山河无恙时,一定要再来伊犁,看看这里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