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嗓子好了,又能唱歌了!”11月15日上午,江西援疆医疗队江西省人民医院医疗组组长王红鸾刚走进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14D舱查房,正在床上和妈妈玩耍的6岁小姑娘倩倩(化名)一眼看到她,欢快地喊了起来。
倩倩12日入院,第二天她的妈妈找到正在工作的王红鸾,说孩子咽喉痛得说不出话。王红鸾查体后发现倩倩扁桃体II度肿大并且左侧还有一个小脓点。考虑到倩倩没有发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决定先给她口服抗生素及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两天来,她一直关注着倩倩的病情。“孩子恢复得这么快,我们心里一下轻松了!你们对待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真让我们感动!”倩倩的妈妈一再向她表示感激。
王红鸾是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了25年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她深知“医疗无小事,医疗安全是整个医疗活动的核心”。自10月21日14D舱收治第一批病人开始,她严谨细致抓实抓好各项工作流程规范操作,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救治效果。
王红鸾(左)和汪俊讨论治疗方案。江西援疆医疗队供图
10月21日开舱前,王红鸾和队内的医疗、护理、感控人员两次去舱内了解熟悉舱内布局、医患通道及脱间位置等。开舱的第一个晚班,她带着6名党员医生第一批进舱,其中大部分都是有过抗疫经验的呼吸科、感染科、ICU、心血管内科骨干医师,大家严格、细致地安置每一位入舱患者。“我们还提前准备了一些急救药品及抢救措施,把有基础疾病的、病情相对复杂些的患者尽量安置在离护士站近的床位。”王红鸾说。
为了加强方舱医院管理,江西援疆医疗队在14D舱建立了临时抢救室。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领队汪俊的带领指导下,王红鸾及医疗团队骨干成员线上讨论完善转诊预案,制定了舱内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应急预案。医疗队还与新疆专家及国家救治组专家多次合作交流,吸取经验,为保障医疗安全增加了一道道防护墙。
为了实时掌握患者病情动态,王红鸾每周至少4次去舱内查房。对一些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她鼓励医生发挥各专业优势组织队内会诊。
一位合并有慢支、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入院时咳嗽很厉害,走几步路就喘气。王红鸾和队友刘燕锋仔细询问了病史并查体,发现她之前支气管哮喘和高血压都没有规范用药,考虑咳嗽、气喘和她的基础疾病有关,为她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感谢你们,不仅治好了我的新冠,还治好了其他的病。”患者出院时向医护人员连连称谢。
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每天看到患者出舱时的笑容,王红鸾和队友们心里格外满足。“我们将紧把医疗救治关,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和新疆人民一起携手早日驱走疫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王红鸾说。(记者 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