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阿勒屯村木卡姆研学馆的后院里,老板依米提·买买提正忙着装修乐器演奏厅,“搞这个演奏厅,是为了两个人,一个是我70岁的父亲,一个是我74岁的徒弟。”他说。
41岁的依米提是土生土长的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村人,扶着制作乐器木料学会走路的他,从小跟随父亲和村子里的老师傅学做乐器。几年前,他在阿勒屯古街开起以乐器陈列、销售为主的木卡姆研学馆,“有18种乐器,除了古筝、扬琴外,都是我亲手制作。”
3年前,一位71岁的老人找到依米提,要当他的徒弟,跟他学做乐器。“老人说,就喜欢我们村子里的氛围,除了学手艺,他还和我父亲一起演奏木卡姆。”依米提说,游客们都爱围坐在两位老人身边拍照,今年,他索性将后院改造成演奏厅,期待明年有更多游客到来。
阿勒屯村历史文化名村非遗工坊。 屈永鑫摄
乐声悠扬的阿勒屯村,2008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紧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哈密王府。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阿勒屯村成为“网红”旅游村。除了木卡姆,刺绣、农民画、葫芦雕刻艺术也是阿勒屯村响当当的文化名片,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着八方游客。阿勒屯村古街年均接待游客4万余人,年均旅游收入140万余元,有力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
今年,回城乡又打造了阿勒屯村历史文化名村非遗工坊,集中展示各类非遗项目,把国家级、自治区级、哈密市级的刺绣、木卡姆、剪纸等非遗文化传承人集中在一起,成立个人工作室,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促进各类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我们还设立非遗工坊直播间,借助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既宣传非遗,又增加了手艺人的收入。”回城乡文体广电旅游服务中心主任米娜瓦尔·阿布都说。
阿勒屯村历史文化名村非遗工坊内的直播间,借助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既宣传非遗,也增加了手艺人的收入。 屈永鑫摄
此外,回城乡积极与对口援疆单位洛阳老城区交流,在阿勒屯村举办了洛阳非遗文化走进哈密现场会,将洛阳的木版年画、剪纸等非遗文化引进哈密。“我们还计划明年去洛阳举办哈密非遗文化走进洛阳‘非遗文化周’活动,搭建文化交流交融平台。”回城乡党委书记屈永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