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惠州寒气刚退,卓炬明背着简单的行李,告别了妻儿,带着援疆使命,来到万里之遥的南疆——伽师总场嘉和镇,任场镇党委常委、副场长。
“落日圆,长河长,图木舒克是家乡……”一首优美雄浑的《图木舒克之歌》,让刚下飞机的卓炬明对三师图木舒克市有了莫名的喜欢。看惯了小桥流水、古城风月的景象,突然见到广袤沙漠、茫茫戈壁中的绿洲良田,卓炬明感慨:“要经历怎样的艰苦奋斗,才能有今天的阡陌纵横。”
卓炬明带队到阳光能源公司招商考察
来到伽师总场嘉和镇,卓炬明认真补上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这一课,在阅读学习史志的过程中,他对兵团儿女始终怀抱着建设新疆、巩固边防、报效祖国的初心使命,秉持着为民办好事、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工作生活在风头水尾沙漠边缘,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用青春和热血,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唱响了一曲曲建设祖国、巩固边疆的壮歌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来到伽师总场嘉和镇,卓炬明迅速熟悉掌握了地理地形、社情民意。面对团镇水资源匮乏、社情民意复杂、乡村振兴任务较重的发展难题,他坚持以兵团精神鞭策自己,与伽师总场嘉和镇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不讲条件、主动作为,推动“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在兵团三师开花结果。
聚焦群众需求 解决急难愁盼
为解决伽师总场嘉和镇与伽师县47.33万人60多年来一直喝“苦水”的生活难题,卓炬明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的优势,申请各项资金,和团镇领导干部一起努力推进总投资17.49亿元安全饮水工程改造,结束了伽师总场职工群众喝“苦水、咸水”的历史。
为解决伽师总场嘉和镇地震频发,职工群众的住房安全隐患难题,卓炬明积极争取广东援疆资金,在伽师总场配套建设2316套安居房,并积极解决居民燃气入户问题,确保住户生活需求,让住户暖且乐居。
同时,卓炬明还积极协调学校接收地方学生396名、幼儿183名;加大基层医疗投入力度,医治患者3万多人次;坚持下基层、进连队,三年来,调研连队190余次、走访群众450余户次,解决群众诉求156件,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聚焦乡村振兴 培育致富带头人
卓炬明深刻理解,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培育致富带头人,使他们成为产业振兴的示范者,职工群众发展、增收致富的带动者,成为提升场镇发展的内在动力。
为此,卓炬明通过入户走访、政策引导,积极培养优秀的致富能手,又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有技术的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造就一大批带头干事、带头致富的先进典型,为团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积蓄力量。
卓炬明到新疆汇塑再生资源公司指导工作
“如今我的电商业务发展进入正轨,每天出货150单到200单,这都得谢谢场镇领导的关心支持。”10月27日,场镇职工夏提古·艾尼瓦尔从卓炬明的手中接过“致富带头人”牌匾时,自豪地说。
对夏提古·艾尼瓦尔来说,卓炬明更像一个大哥哥,从如何注册电商平台到如何对农产品分拣、装箱、打包、装车……再到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销售,这些都是在卓炬明的指导下,一点点做大做强的。
和夏提古·艾尼瓦尔一样,在卓炬明鼓励支持下奔向幸福生活的还有连队群众古丽斯坦·米吉提。2021年,古丽斯坦·米吉提在卓炬明的鼓励支持下,购置缝纫机15台,招录员工19名,设计生产创新型民族服饰,实现从一个小作坊到场镇品牌企业的华丽转型,培养技术人员200余人。
如今,场镇400余人成功实现就业创业,伽师总场嘉和镇荣获“第三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荣誉称号。
聚焦招商引资 努力跑出“加速度”
近3年来,卓炬明在分管的工作权限内与有关部门推行改革,通过大力推进“网上办”“马上办”“自助办”,梳理下放行政权力143项、权责事项162项、拆分业务办理项145项,实现部门事项覆盖率100%、可网办事项100%、最多跑一次事项121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为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卓炬明协调成立场镇“8+1+1”招商引资专班,全力建优招商队伍,选优配强业务标兵31名;压实“一个项目、跟踪研判、保姆式服务”责任;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及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他还常态化邀请商会及企业家参与重要活动、庆典,全面激发企业家爱场、建场、护场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他说:“要以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以优质服务吸引企业热心来、安心投、专心干。”
卓炬明到深圳伟业控股集团开展招商推介活动
卓炬明坚持对招引项目不抛弃、不放弃。客商关注什么、看重什么,他就细致调查什么,解决什么。因此,他和客商的每一次对话和互动都能找到共鸣点,把话说到客商的心坎上,即便是原本“没戏”的项目,他也要力争用执着的精神和完美的服务拉回来。总投资21亿元的新疆唐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70万锭棉纺织项目就是他锲而不舍、全力以赴落地的大项目之一,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建设。三年来,他代表场镇党委累计签订项目框架协议32个,计划总投资82.54亿元,由于系列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见效,有效促进了场镇经济发展,职工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三年来,卓炬明秉持“选择援疆就是选择奉献和奋斗”的信念,立足本职,全身心投入工作,努力做到“有志而来、有为而归”,向组织交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卓炬明坚实的脚步留下边疆泥土的芬芳,坚毅的品质中又新注入了兵团精神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