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组长呀,他可是我们警务站的‘百事通’呢!”
“对赵圆圆同志可以这么评价: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在中哈边境一线的一八五团“0号”边境警务站,经常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忙忙碌碌,穿梭其中,他就是师市派驻一八五团护边卫士工作队队员、一八五团护边员第一中队一分队党小组第一组长赵圆圆。
“0号”警务站位于一八五团最西北端,距团部40余公里,哨所离阿拉克别克界河0.5公里,距中哈25号界标1.2公里,地处边境最前沿,属于沙漠腹地。
“百事通”的由来
自从赵圆圆2021年11月来到警务站后,他与护边员们同吃同住、同执勤、同劳动、同学习。警务站的所有岗位和职责他都“认真体验”过,这也为他日后成为“百事通”打下了基础。
为了让每一名护边员都能“遵守党规、坚守党性”,他制定主题清单,细化活动安排,保证每个月的主题学习日有计划、月有方向。通过每日、每周、每月定期学习“微党课”“微新闻”,不断筑牢护边员守边固防责任意识。这也造就了他的技能、经验和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成为警务站人人口中的“百事通”。
守边护边“扛旗帜”
2021年12月,依照一八五团护边员大队的要求,“0号”警务站开启了“安全巡查模式”。
“我们警务站的管段有3100米,现在下着大雪,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是我们不能够遗漏任何一个环节!”
一声令下,冰天雪地中一支8人的突击队开始行动。
“来,这边有一处漏洞,抓紧处理!”
“来,5号管理门上面的枪刺抓紧固定!”
“确保全段物防设施都要环环相扣!”
面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赵圆圆一边安排人员进行专项处理,一边继续前行。可是大家不知道,此时他的双脚已严重冻伤。
修缮容易加固难。排查过程中发现的二道物防设施镶嵌在凹凸不平的沙丘里,不仅地势险恶,而且物防设施底部左右各铺设了三道带枪刺的伴网。这给加固修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加上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加固无异于一场“攻坚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赵圆圆拖着已经冻伤的双脚,继续工作。他们用木质梯子做横拉面,用钢管做支撑来加固维修物防设施。在后续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支突击队伍时常出现在物防设施旁,他们在冰天雪地中艰苦奋战,最终完成了加固任务。
安全铺路“铸堡垒”
“护边,什么最重要?安全!”
赵圆圆深深明白,边防线就是国家的“底线”,他负责行动指挥,不可以“头脑昏沉”。
工作中,他手把手教新护边员学知识、强技能、增素养。开展风险点问题发现、盲区测试、视频调度等岗位大练兵,让每一名护边员都能够学会视频监控知识、懂智能网测试、会盲区监测。
关于管段视频监控盲区的管理,他主动报备、积极申请,新增更换摄像头共计13个,增加补光灯22个,解决了视频监控盲区的问题。
站点“四化”换新颜
“咱们的站点呀,地处沙漠腹地,环境十分艰苦,别说洗澡了,就连日常做饭也不是那么容易哟!”警务站的一名护边员在闲聊时说道。
“这样不行,警务站不单单是堡垒,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为了改变站内人居环境,让每一名护边员都找到“家”的感觉,赵圆圆按照“四化”建设要求,对站点院内的部分沙地进行土壤更换,给三个班组和护边户划分了种植区,种植瓜菜;在部分不易更换土壤的沙地移栽了树苗、花卉,种植了三叶草等,让这片荒凉的沙漠腹地有了一丝“绿意”。
“固定哨,别提了,那就是蒸笼啊!”护边员调侃道。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赵圆圆带领护边员,在沙漠腹地利用废弃的建筑材料修建了一座夏季哨所,并对哨所进行了加固、安装了电暖气片。既解决了夏天的“蒸炉”问题,又解决了冬天的“冰窟窿”问题!除了这些,赵圆圆还多次向团里申请资金,为站点购买了电磁灶、热水器、消毒柜、空调等电器,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温馨的“家”建成了。
界河边上守家园,沙漠腹地献忠诚。如今,井然有序的警务站,成了一张亮丽的“家园”名片,全体护边员不畏蚊虫酷暑、冰雪严寒,用赤胆忠心书写着中哈边境守边固防新篇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赵圆圆而言,一年来,在中哈边境一线的守边固防工作证明,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凝聚起守护边防最坚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