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成员,左起北京医院感控处处长蔡虻、安贞医院医务部主任孟黎辉、北京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主任武迎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控处处长张越巍、朝阳医院感控处处长刘冰。图由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提供
11月5日,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抵疆奋战已近一月,目前由该团队负责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防控措施逐步得到较好落实,持续保持紧张状态的专家们为新疆疫情防控贡献了智慧,改进了流程,落实了细节。
10月6日,国庆假期尚未结束,正在呼和浩特市一线抗疫的国家院感质控中心主任付强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通知,马上转战乌鲁木齐。几乎同时,北京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主任武迎宏率队,北京医院感控处处长蔡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控处处长张越巍、安贞医院医务部主任孟黎辉、朝阳医院感控处处长刘冰、河北石家庄新乐市医院感控处处长田娜,先后收拾行囊,一同赴疆。10月7日,全体集结乌鲁木齐市,第一次会议就在当天的夜里举行。
奥密克戎病毒的变异使抗疫难度增加,集结之后,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迅速投入抗疫一线。短短一周,付强带领团队走遍乌鲁木齐市32家医院,并赴阜康市、玛纳斯县和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等地,就医疗资源、患者就诊流程和感染情况、感控力量全面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分级分类收治总体规划提出了详实有力的感控建议,也为本次防控行动计划打下坚实工作基础。
10月8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院感质控中心主任付强(右二)和北京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主任武迎宏(右一)率感控工作组全体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并讨论防控流程和方案。张越巍摄
定点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建设至关重要,年近70岁的武迎宏冲锋在前。穿戴好防护,带领团队一次次下临床、走现场,修订磨合流程,几乎每天武迎宏的步数都超过了2万步,但她从没有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喊过一次累。一次,晚9时,接通知改建定点医院,武迎宏带队立即出发,等到4栋楼完成感控流程改建已经到凌晨了,而第二天,武迎宏又和大家一样,早早出现在一线。“干了一辈子感控,这次来到新疆,一定为新疆人民、医务人员安全多作一些贡献。”武迎宏说。
一线抗疫各项工作安排繁杂且紧张,不时还会有突发事情需要处理,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分工合作,各自把智慧和特长发挥到极致。
10月15日,米东区人民医院,北京医院感控处处长蔡虻(左一)和医务人员实地了解情况。张越巍摄
蔡虻,是转战全国各地的专家,业务精湛、眼光犀利的她总能发现细小的风险和纰漏,“远远看到蔡姐姐巡查的身影,我们心里就踏实了。”这句话是医务人员对她的肯定和赞誉。
张越巍,熟悉医院建设,在现场他集合建筑特点,直接在建筑图纸上修改布局和流线图,提供最直观的解决方案,每天跑现场的他抵疆没多久就跑断了一双鞋子。
孟黎辉对各类数据过目不忘,且熟悉医疗救治工作,负责提供全方位感控解决方案,是团队的“问题分析师”;刘冰是团队里“行走的国家规范”,遇到棘手问题无需查找,答案脱口而出;年轻的田娜除了出现场,不管多晚都能拿出简洁、完整的报告供团队参考。抵疆以来,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每天奔走于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驻地酒店。
10月17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国家院感质控中心主任付强(右二)、北京医院感控处处长蔡虻(右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控处处长张越巍(右四)、河北石家庄新乐市医院感控处处长田娜(右一)参加方舱医院管理座谈会。图由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提供
为鼓舞振奋士气,普及传播知识,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先后组织了5次线下座谈会,4个线上主题培训,线上参与总人数超过4万人次。
结合本次新疆疫情特点,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提炼总结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紧急制定了“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及驻地酒店”和“核酸采集”感控工作指引,根据临床问题编辑“百问百答”,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实用性,受到一线人员的广泛好评。
一个月的工作卓有成效,谈及抗疫感受,北京援疆感控专家团队没有强调付出和辛劳,只为新疆送上祝福:“疫情阴霾终散去,惟愿明月照天山。”(记者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