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红棉开三师 丹霞片片映昆仑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之上,雪莲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于戈壁,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胸怀“国之大者”,以汗水和热血投身边疆建设,他们做到了。
他们,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不忘初心、立足本职,用温暖传递真情,用行动践行使命,把人生大爱洒在了祖国边疆;
他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民生援疆和交流交往交融等各项工作中持续用力,培养帮带了一批本土干部人才,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他们,是南国绽放的红棉,是北国盛开的雪莲。
“三师三大美味,昆仑雪蟹、夏河羊肉、烤鱼。品尝过这三大美味的南方客人,都对此赞不绝口……”10月24日,孙晓锋通过抖音平台推介三师特色产品。
扎根团场连队,深入田间地头,访民情、讲政策、办实事。三年来,援疆干部孙晓锋牢记广东省委领导对援疆干部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聚焦民生援疆、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用实际行动践行援疆使命。
多点发力赋能经济
2020年3月的一天,当飞机降落新疆喀什机场,凛冽的寒风吹着漫漫黄沙让孙晓锋既惊喜又感叹,万里援疆的愿望,此刻成为了现实。
作为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名人大机关干部,被任命为四十四团永安镇党委常委、副团长的孙晓锋还是感受到了巨大压力:缺乏管理项目的经验,不了解团镇基本情况,基层问题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解决。经过一个月的调研后,孙晓锋决定充分利用驻三师援疆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和东莞的后方资源优势,结合四十四团永安镇的情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招商引资等方面下功夫,做实做细援疆工作。
白天下连队,走访连队“两委”和职工群众,和大家一起研究如何打造连队特色产业经济。晚上,他认真学习研究兵团、师市政策文件,思考如何持续发展。
2021年,孙晓锋争取援疆资金2000万元,在四十四团永安镇十八连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完善欢乐花海、悦心游乐园、荷塘月色垂钓园、莲心亭、美食街、花乡人家等乡村旅游景点,全力整治十八连人居环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10月,十八连获得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有了清秀怡人的美丽景色,如何在吸引游客的同时,还能留下游客、促进发展?孙晓锋一直积极探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1月,十八连悦心游乐园顺利开业,举办了首届“庆元旦、迎冬奥”冰雪节,当天的游客量超过1万人次。2022年,四十四团永安镇十八连入选全国第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广东援疆的大力支持下,三师图木舒克市这两年的变化翻天覆地。作为一名援疆干部,能参与和建设美丽师市,通过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深感荣幸和自豪。”孙晓锋说。
搭建桥梁促进交流
“你制作的葫芦烙画,今年销路怎么样?”10月初,斑斑点点的阳光透过葫芦藤蔓洒在孙晓锋和吾斯曼·吾布力的肩头。
临近葫芦采收季节,孙晓锋心中始终惦记吾斯曼·吾布力家的葫芦销售问题。一大早,孙晓锋就来到团镇十三连吾斯曼·吾布力家中。
为了让连队职工群众依托绿水青山吃上旅游饭,孙晓锋积极推动团镇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按照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一十百千万”的有关部署,经过广泛的发动和层层筛选,吾斯曼·吾布力和热合曼·巴拉提成为致富带头人,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团镇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连队群众一起走上致富道路。
图片来自学习强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习平台
孙晓锋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推广大使”,积极协助驻三师图木舒克市工作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加强粤兵经贸往来和产业合作提供条件。目前,四十四团永安镇十八连的援疆创业园引进唐锦家庭工坊、妙源蔬菜、奥欣科技、升达电器、新旺检测等企业,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为帮助四十四团永安镇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孙晓锋积极协助筹建电商扶贫基地——新疆戈壁美农电商,并在镇团结对帮扶的东莞道滘镇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宣传报道,形成“四十四团——道滘镇”携手卖货助农的良好氛围;在扶贫基地开业当天,化身“带货达人”进行直播带货,当天线上销售近21万元,全年销售超过120万元,有力推动了当地红枣、巴旦木、核桃等农产品销售。
舍家报国无怨无悔
“生逢盛世,有机会能建设祖国边疆,让我感到无限荣光。我要特别感谢党委政府的信任,感谢组织的培养,也要感谢妻子的辛苦付出。”说起家人,孙晓锋露出愧疚的神情。
三年来,孙晓锋就像一棵胡杨,植根于边疆,用行动诠释了援疆干部“舍家报国”的坚守与奉献。
图片来自学习强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习平台
“作为援疆干部,孙晓锋能牢记使命,遵章守纪,团结同志,关爱职工群众,把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投入到四十四团永安镇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之中,为团镇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时任三师副师长,四十四团永安镇党委书记、政委姜松这样评价他。
“三年的援疆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洗礼。”孙晓锋说,“我也会把在三师图木舒克市的所见、所学带回东莞,在今后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