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对大美新疆的无限想象和热切期盼,生长在江南的郑凤娟老师远离故土,义无反顾地驻守在一师九团中学这片教育教学蓬勃发展的热土上,刚到学校便欣然接下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对待学生,她知无不言、倾囊相授;面对同事,她毫无保留,通过成立“郑凤娟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将多年积累的先进教育经验分享给校内外的英语教师们,使大家受益匪浅。
开展工作后,郑凤娟老师认真参加九团中学初中英语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提出中肯意见和合理建议。同时,深入各年级课堂了解情况,有计划地开展了援疆培训。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打破时空地域限制。郑凤娟老师在援疆支教的一年半时间里,讲授了十节示范课,组织了三次线下教研活动。从课堂基本功到命题指导,她尽己所能事无巨细地指导青年教师,课后还会将活动全程录像及课件发给参会人员,要求其带回各自学校交流研习。自2021 年 11 月起,她坚持在周末晚上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对英语教师进行线上培训,将七年级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进行了详细解读,内容涉及教材、语用技巧渗透、情境创设等。截至12月结束支教,她共开展线上讲座26 次, 尽管牺牲了大量个人时间也毫无怨言。此外她还开设了中考复习英语语法系列讲座,自创了“趣味音标”学习 法及“ 自然拼读法”,教学方法新颖,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实用性很强。
倾囊相赠育团队,教学资源不藏私。郑凤娟的援助是真心实意的,也是慷慨无私的。刚任职不久,她就将多年来积累的教学课件全部发送共享,还自己出资邮寄了之前接触到的优秀辅导资料,大家至今仍在使用。如此宽广的胸怀使全体英语教师每每想起都感动不已。在教学培训中,郑凤娟反复强调:授课一定要遵照《新课标》要求,不过偏、不过难;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说英语,以此培养学生的语用习惯;教授单词不能离开短语和句子,要创设连贯的情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郑凤娟不但为九团中学带来了前沿的英语教学教研成果,更是植入了新的理念方法。尽管支教的时长有限,但她给予师生们的交流指导和影响不会结束。她以个人的智慧和品格为学校、为九团留下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兵团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刘伟 于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