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日正式进疆以来,带着情怀和期待,徐文龙带领120名援疆教师、40名实习支教大学生开启了教育援疆之旅。
刚刚到达三师图木舒克市教育局,徐文龙就被当地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着,他下决心要立足岗位,积极作为,播撒广东先进教育理念的种子,让中华先进教育文化之花在南疆绽放。
面对“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的灵魂拷问,徐文龙深知作为一名援疆教育工作者就要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和提升教学质量上用心用力。他立足三师图木舒克市教育实际情况,紧扣教研水平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职业教育升级、文化润疆等教育援疆五大重点问题,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由“输血”到“造血”转变。
任实职 担实责 办实事
刚到图木舒克市,徐文龙就被任命为教学研究与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负责师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他知道这是局领导的信任,旨在借助广东智援快速提升师市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如何尽快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呢?徐文龙在充分调研后,决定举办网络培训。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2020年师市中小学未定职级语文教师网络培训开班,28名语文教育学会成员、10名广东援疆教师对师市教育系统内533名未定职级语文教师开展教学常规网络直播培训,指导他们熟练掌握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评课、说课和反思等教学行为,有力推动师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有了这次培训经验,徐文龙开始制定师级教师系统培训计划。他密集走访辖区学校,了解一线教师们的培训诉求,重点倾听年轻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形成解决方案。
针对师市青年教师多、特岗教师多、整体水平亟待提高的现状,他拟定“一二三三五”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即一年开展二次课堂教学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通过兵团、师市、学校三级培训、三级名师开展通识必修类、亟需学科类、专业骨干类、行政骨干类、新入职教师类等五大类别的培训。在这个培训体系下,年培训师市教师1.67万人次。
识大局 用对人 干好事
徐文龙认为,作为援疆干部又在教育局工作,就要有全局视野和谋划,让援疆教师发挥最大的辐射影响力。他积极优化援派人员的序列结构与学科结构,提出为图木舒克市职业技术学校增加“组团式”支教教师,适当增加美术、音乐、体育教师派出比例的建议,受到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并获得支持。
通过徐文龙的“穿针引线”,艺术体育援疆教师团队为增添三师文化新活力新元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有的担任师市首届三人篮球赛裁判长,负责制定篮球赛事实施方案,让比赛规范顺畅举行;有的协助组织广东援疆“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比赛;有的在图木舒克市职业技术学校、师市二中、五十三团金胡杨镇中学分别策划组织校园文化文艺节、合唱、书法、绘画、朗诵比赛,为学生送上了一场场赏心悦目的艺术盛宴和文化大餐;有的为师市二中创作了校歌、举办高三成人礼,让学子们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此外,徐文龙还组织高职院筹建专班,助力高职院申报成功;协助起草三师职业教育政策文件,搭建师市职教体系;承接提质培优任务,实施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工程;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开展“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育苗”“造林”工程,培养一批本地教师骨干。
抓主线 躬亲之 笃行之
在南疆教育系统工作,徐文龙深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为增强师生的“五个认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徐文龙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建设青少年篮球研学营、科技主题夏令营、援疆特色学生社团、“石榴籽”杯足球比赛、粤兵青少年手拉手写书信等援疆项目。
要让这些援疆项目实现文化“润”心“润”情之目的,徐文龙从撰写方案、组织招标、人员选拔、具体运行等环节事必躬亲,严控项目执行质量关,为将来项目再运行奠定了基础。
东风农场14岁学生阿依姆古力·热买提在参加篮球研学结营时说:“真心感谢援疆老师,带我第一次走出家乡,学习到更多篮球知识。希望有一天我能站上更大的赛场,为新疆争光、为祖国添彩。”
两年来,在徐文龙的言传身教下,120名援疆教师与359名师市初、高中教师结成师徒帮扶,讲授284节示范公开课、举办398场次专题讲座、申报46个师市教研课题,常态化开展粤兵两地线上教研150余场、邀请广东名师和教育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讲座200余场,受益师生超万人。
援疆工作即将结束,徐文龙说:“在师市的每一天,我都很忙碌,白天处理教育系统的工作,晚上处理援疆工作队事务,忙碌并快乐着。感谢组织给我机会,让我有幸为师市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