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乡品种马繁育场,巴特尔在给牧民打电话,通知5月即将开始种马繁育工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摄
4月30日,在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乡品种马繁育场,巴特尔和技术人员正忙着为马匹进行健康检查。“这几天要格外注意马匹的状态,5月就要开始改良繁育工作了,老百姓可是等急了。”巴特尔再三叮嘱大家。除了日常检查,巴特尔每天都会对马匹进行科学护理和调训。
近日,自治区团委、自治区青联联合授予19名同志第19届“新疆青年五四奖章”、5个青年集体“新疆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胡松图哈尔逊乡品种马繁育场项目负责人巴特尔荣获“新疆青年五四奖章”。
4月28日,在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乡品种马繁育场,巴特尔在跟2021年引进的纯血马“皇冠”互动,“皇冠”是他最爱的马匹之一,巴特尔常说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马业,连谈恋爱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他每天都会花大部分时间陪伴心爱的马,因为这些马给他家乡的老百姓带来了新生活。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摄
2011年,在外创业的巴特尔回到家乡,看到家乡昭苏县的马产业发展趋势,决定从事马产业,为家乡的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他在乡里建立了品种马繁育场,并购进国外优质纯种马,帮助当地开展马品种改良工作,助力马产业发展。
4月28日,在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乡品种马繁育场,巴特尔在给马匹修马蹄,每天他都会检查有关马匹繁育的各项工作,工作结束后他还会对马匹进行科学护理和调训,让马匹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摄
“我的家乡是‘中国天马之乡’,这里的伊犁马品种好。我学习过繁育改良技术,引进了多匹种公马,为乡亲们的马匹进行品种改良,如今,乡亲们都乘着马产业发展的东风增收致富了。”巴特尔自豪地说。
4月28日,在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乡品种马繁育场,巴特尔在跟牧民探讨马匹繁育事宜。作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巴特尔积极学习马养殖技术,投身于马匹配种工作中,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担当。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摄
巴特尔常常带队参加各类赛马活动,为自己改良过的马匹提升经济效益和知名度。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如今巴特尔负责的品种马繁育场养殖有50余匹马,其中种公马有8匹。巴特尔和团队不仅为周边牧民的几千匹马进行了配种,还以优质的配种技术把马繁育改良工作扩展到了甘肃、乌鲁木齐、库尔勒、石河子等地。
“改良后的马驹能卖15000元到30000元不等。”巴特尔说,“前几年,乡亲们对品种改良意识淡薄,为了让乡亲们转变思想,我用自己的马进行配种改良,配种后的母马生产出了优质的小马驹,乡亲们亲眼看到改良后的马带来的效益,就开始积极参与改良,配种站每年能为300余匹马进行配种。”
胡松图哈尔逊乡阔斯托别村农民别克泰·艾合买提江从2011年开始从事马匹养殖,近5年他通过马匹品种改良每年增收3-5万元。别克泰说:“过去的传统养殖模式不适用且耗费太多精力和财力,现在我们是科学养殖,经过品种改良,马匹不仅改良提升了品种,还通过参加比赛、卖改良马驹,我们的银行存款也越来越多了。”
4月28日,在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乡品种马繁育场,在马匹繁育工作开始之际,村里的牧民慕名而来给纯血马戴上“哈达”,祈福今年繁育的马匹能带来好运和财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摄
巴特尔还组织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在他的马场就业、当骑师,手把手教授马匹养殖经验,既帮助解决了10名村民就业,还让他们学会了一技之长,提升了周边青年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如今,他的繁育场有饲养员3名, 配种员2名,这些村民在他的带领下每年增收10万元,改善了家庭条件。
“马产业成就了我的一番事业,让我有机会服务乡亲们,我会把品种马繁育场经营得更好,服务更多的群众,助力昭苏马产业发展得更好。”巴特尔自信地说。(记者 巴莎·铁格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