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600多箱、43000多公斤成箱的葡萄,装上2辆冷藏车,从吐鲁番市古渔村出发,历时4天,跨越3000多公里,运抵湖南省株洲市,又鲜又甜的葡萄进入普通百姓家,端上了职工群众的餐桌。
古渔村种植了2000亩葡萄,是吐鲁番葡萄的主产区之一。去年7月,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周农率队来到湖南省对口援疆的吐鲁番市开展项目对接,深入到古渔村“湘吐情”职工服务站和“小确幸·来一串”葡萄干产销车间等地考察调研工会援疆工作。
“村里的老乡就是我们远方的亲人,我们一定会常来看望大家,帮助大家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也欢迎老乡们多到湖南工会走亲戚,大家越走越亲。”在古渔村期间,周农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鼓励大家勤劳致富,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
古渔村是湖南省总工会的帮扶村,同时也是吐鲁番市总工会的联系村。如何帮助该村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葡萄销售渠道,成为湖南省和吐鲁番市两地工会的一项重点工作。经过一番思考,两地工会积极探索把古渔村的葡萄销往湖南的方法,既能让湖南职工群众吃到优质、新鲜的葡萄,又能增加古渔村村民的收入。
去年8月,湖南省、市两级工会充分发挥市场资源优势,积极对接职工需求,支持建设了古渔村“湘吐情”职工服务站,并发动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订购古渔村葡萄。湘吐工会第一次携手“卖货”,帮助古渔村销售了近20000箱葡萄,向村民发放销售资金110多万元。
今年50岁的古渔村村民库尔班·排吐力家以葡萄种植为生。过去,因古渔村交通不便,他家从未向外售卖过葡萄。“现在,我们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建起了‘湘吐情’职工服务站。湖南省总工会为我们提供种植技能培训,帮助我们销售葡萄。去年,我家仅葡萄就卖了1.8万元。”尝到了甜头,库尔班·排吐力脸上乐开了花。“我家的收入翻了一倍多。”
“葡萄的销售收入是葡萄干的3倍左右。去年,湖南省总工会第一次尝试帮助古渔村销售葡萄,让100多户村民得到了实惠。”吐鲁番市总工会驻古渔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古丽加马力·阿不都拉介绍说,今年,湖南省总工会与吐鲁番市总工会提前对接,精心安排,继续帮助古渔村把葡萄销往湖南株洲、湘潭、衡阳等8个地市,计划销售220余吨。
记者了解到,古渔村的葡萄是人工种植,自然生长,没有化肥和农药,属于有机绿色食品,可以追根溯源。葡萄颗粒虽小,但脆甜可口。
“我们怀着感恩和回馈湖南工会之情,把葡萄运到湖南各地,按成本价销售给职工群众。确保采摘、装箱、运输等各环节安全,从地头到餐桌,保证葡萄品质,真正体现湘吐一家亲的情怀。”吐鲁番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主席陈建华动情地说。
得知今年湖南省总工会又将帮助古渔村销售葡萄,村民克依木·司马义特别开心,每天都去地里察看葡萄熟了没有,不时到村里的合作社询问葡萄销售情况。
进入8月后,葡萄终于成熟了。克依木·司马义和古渔村村民开始忙碌起来。采摘、修剪、检查、装箱、运往冷库、装上冷藏车……在古渔村房前屋内、广场凉亭,村民们聚集在一起,欢声笑语,互帮互助,精挑细选优质葡萄装箱运往湖南。
望着装满葡萄的冷藏车缓缓驶出村口,想着湖南的职工群众能够吃上古渔村村民刚从葡萄树上摘下来的新鲜葡萄,村民的心里比葡萄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