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郑文新:逐问题而生 向困难而行
 
兵团广播电视台

  他是国家绒毛用羊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他是村民心中无所不能的郑博士……他叫郑文新,现任新疆畜牧科学院副书记、院长。

郑文新(中)在带领研发团队做实验研究。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94年大学毕业后,郑文新分配到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所,开始从事羊的育种工作,先后培育五个羊的新品种品系。但他在工作中发现,仅从育种入手,无法解决产业效益低下等问题。在张继慈、刘守仁等一批老前辈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努力,兵地联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细羊毛生产者协会,制定中国第一个畜产品标准体系,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细羊毛品牌“萨帕乐”及认证体系,成功地将各族牧民分散生产的羊毛,通过标准化技术与产后规模化的市场结合到一起,实现国产毛百年来首次原包装出口,并连续八年卖出全国最高价格,累计为农牧民增收17亿元。 

  郑文新研制了新疆第一个绿色羊肉标准体系,相关产品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备选产品。他发明的国际领先的绒毛检测技术颠覆了传统技术,在育种保种和毛绒质量控制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已经新发现30多种珍贵种质资源,成果推广到全产业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郑文新先后研制国际标准2项、国家与行业标准27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5项。

  2017年,郑文新到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拜什吐普村驻村任第一书记。他在这个当地贫困户数量最多的村,制定了科技兴村的路径,组织村民科技兴趣小组,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开办科技大讲堂普及科技知识,用钉钉子的精神接续努力,点燃科技扶志扶智的星星之火。

  在郑文新的指导帮助下,村民阿不都沙拉木·牙生开发出种瓜设备,销往全国,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发明家,还带动了很多人脱贫致富,并获得全国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称号和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村里的老酸奶制作、蜜蜂养殖、多胎山羊养殖都有了成效。郑文新带着村民制作蜂蜜放在网上销售,最高的一户靠养蜂年收入达到40万元,拜什吐普村也被评为商务部国家电商进农村优秀示范村。如今他参与创立的扶贫巴扎、三棵树乡村旅游景区都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排头兵。

  2021年,从村里回到新疆畜牧科学院后,郑文新继续笃定前行,挖掘的珍贵种质资源已经创制出10.6微米的世界最细的绒山羊公羊,新疆四种牧草种子以及开启的太空育种之旅,已经进入中试阶段。

  优秀的人总是懂得自律,总是把孜孜不倦地学习作为最大的爱好。多年来,郑文新有一个睡前坚持看15分钟专业书的习惯,即便是在最繁忙时候,他也从未间断。

  “自律可以使自己能在攻坚克难的路上不断前进。”郑文新说。当被问起这么多年奋力前行的感悟,他的回答是:“逐问题而生,向困难而行是科学家的使命。越难越前行是科学家最基本的品质。心怀祖国服务人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科学家必有的情怀!”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编辑/尹潇婕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