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包含页_
蒸年馍、八大碗、耍社火……“爱心妈妈”张桂英家年味足
 
兵团广播电视台

  1月19日早上8点,天蒙蒙亮,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花庄子村村民张桂英,就在小院里点燃了麦草,烧鏊子(一种用生铁铸造的带盖子的平底锅)。

  “鏊子烤年馍,就是把锅盔胚子放入鏊子封住火道,然后在鏊盖上铺一层麦草灰,再用大火蒸半个小时就能出锅了。”张桂英一边说,一边迅速将白白胖胖的面团放进鏊子里。

张桂英正在蒸年馍。钟卫亮 摄

  等待鏊子烤年馍出锅的时间,张桂英也没闲着。厨房的面板上,切好的羊肉、牛肉码放得整整齐齐,一个个圆润的丸子在油锅里慢慢翻炸。

  “马上娃娃们都要回来过年了,他们电话里说惦记着我做的八大碗,我得提前备好材料。”张桂英说。

  张桂英说的“八大碗”是指一张八仙桌坐8个人,用清一色的大碗上四荤四素8道菜。

  “常见的八大碗就是羊肉烧条子、猪肉整面子、清炖或红烧牛肉、蒸肉、红烧丸子或夹沙、鱼(红烧、糖醋、酸辣、清蒸)、鸡(卤整鸡、红烧鸡块)、里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蒋晓亮说,2014年,“巴里坤八大碗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美食制作技艺在巴里坤乡村流传超过百年,至今仍颇受人们喜爱。

张桂英正在蒸年馍。钟卫亮 摄

  临近中午,阳光逐渐温暖起来。忙碌了一上午的张桂英快步走进村里的小广场,只见不少村民们腰系安塞腰鼓、手舞大红绸,精神十足。张桂英是花庄子村腰鼓队的一员,临近春节,腰鼓队的训练已提上了日程。

  “腰鼓队是2017年成立的,现在有50多人,都是村里的村民。”领队朱艳菊说,因为队里有各族兄弟姐妹,花庄子村腰鼓队结合了安塞腰鼓与黑走马,在当地小有名气,成为每年春节的必演节目之一。

张桂英和村民一起做年馍。钟卫亮 摄

  “春节期间,我们还打算蒸些年馍,给养老院、村委会和农牧民家里送去,让他们一同感受浓浓的年味。”张桂英还是当地的“爱心妈妈”公益团队队长,每年春节,她们都会送出温暖礼包,向更多的人传递新春祝福。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编辑/尹潇婕
分享到:
评论
条评论
发布
底层页正文左侧推荐包含页_
  • 最热
  • 最热
  • 最热
查看更多新闻...
底层页正文右侧包含页_

Copyright 2007 www.btzx.com.cn all right reserned

技术支持: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在线网站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爱民路439号

版权所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

新 ICP备12002554号 - 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新备200800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651202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