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与信息化科干部叶荣,作为援疆干部第一次来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深切感受到当地干部职工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起来。
叶荣决定援疆时,家人多少有些不舍。
“家里孩子还小,爱人身体也不好,照顾老人孩子的担子只有妻子一个人扛。”叶荣说,援疆,是党中央的统一决策部署,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主动靠前,是责任也是无悔的选择。
告别父母妻儿,从东莞来到图木舒克。早春之际,从雨水江南到戈壁南疆,变化的不仅仅是窗外的景色,叶荣感受到一代代兵团人扎根当地,奉献、坚守的决心和信心。作为一名援疆干部,叶荣是一名新的兵团战士。
新兵要有新兵的样。为尽快适应环境、熟悉工作,叶荣白天在工作岗位上了解工作流程,晚上下班在宿舍里翻阅资料,尽快熟悉新岗位图木舒克市党委网信办副主任的工作职责。
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图木舒克市职工群众智能化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叶荣不断思索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叶荣放弃在图木舒克市的工作岗位,主动要求到基层团场,从重要技术岗位向行政岗位的转变,从机关岗位向基层团场(镇)岗位转变。在三师四十一团草湖镇,他先后任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等职务。干一行就要立足一行的实际,做出一点成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职工群众尝到甜头。
在四十一团草湖镇工作期间,叶荣积极推动草湖镇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他带领信息化设计院人员对四十一团草湖镇数字乡村建设进行多次深度调研,全程参与修订四十一团草湖镇数字乡村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返往于图木舒克市与四十一团草湖镇参与网信办数字乡村建设讨论会。在智慧农业、智慧社会治理、5G网络智慧便民服务三大方向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并向图木舒克市发改委争取建设资金,成功立项并动工。最终,在叶荣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十一团草湖镇成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这是全疆6个试点县镇、兵团4个试点县镇之一。
工作之余,叶荣很关心当地职工群众的生活,也不断探索如何更加便民高效服务职工群众。很快,四十一团草湖镇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极大方便企业和职工群众办事。
“职工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全流程、全天候的网上政务服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叶荣告诉记者:“这种便民、快捷、高效的网上办公模式在四十一团草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广应用后,如今已经在师市全面推广使用。”
工作中,叶荣不但与当地党员干部结下深厚情谊,更与素不相识的老百姓建立血浓于水的亲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行政服务大厅办事的吐逊江·热依木与工作人员的对话引起他的注意。
“我的店太偏僻了,来的客人太少,可是我找不到合适的门面房。”叶荣急忙上前询问,了解到与他年纪相仿的吐逊江·热依木家里有2个上学的孩子,和妻子经营一家打馕店。但因打馕店地理位置偏僻生意一直不好。
“你回去好好经营现在的打馕店,我帮你留心哪里有更合适的地方。”
在吐逊江·热依木看来,广东来的援疆干部不可能为他这样的小事操心,但就是这样的小事,一直挂在叶荣的心头。每天吃完饭,叶荣总要邀上三两好友散步,近一段时间来他改变了以往环湖散步的习惯,专去农贸市场、人流集中的商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叶荣帮吐逊江·热依木在农贸市场门口找到一间合适的门面房。
“新店开张的第一天,他给我送来热乎乎的馕。”叶荣说:“老百姓的事儿,每一件都是大事。”援疆近三年的时间里,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叶荣用真心和职工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他说自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兵团战士,这里也成为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每天总是风尘仆仆地忙于工作,叶荣表示,看到当地职工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他对当初来援疆的选择更加坚定,心中也从不后悔一千多个日夜的付出,如果有机会,还会再申请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