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师三十一团把培植特色产业作为增加职工群众收入、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和美连队的关键措施,通过示范引导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农业种植“一连一品”趋势。
三十一团十一连地处尉犁县城郊,属尉犁县风口地带,土地以沙性土地为主,每年受风灾侵袭,棉花产量一直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十一连党支部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职工种植大葱、红薯等作物。
“十一连的沙地很适合种植大葱,今年我种植的35亩大葱亩产平均在6000公斤,亩产值1.5万元。”十一连大葱种植户于尊峰介绍。
通过调整产业种植结构,连队实现了“万元田”目标,这极大地鼓舞了连队党支部带领职工增收致富的信心。“下一步,我们计划流转更多的沙性土地,扩大大葱、红薯、甘草种植规模,并且采用‘合作社+职工+电商’的模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十一连党支部书记郭恒信说。
在该团六连,板蓝根也迎来了丰收。
10月10日,走进六连板蓝根种植田,农用机械在田间往来穿梭、加紧耕作,职工们手脚麻利地捡拾着刚刚出土的板蓝根。今年,六连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植,通过前期多方考察学习,鼓励职工在新植梨园里兼种板蓝根来增加收益,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我今年在新植的50亩梨园内兼种了板蓝根,每亩地可收获鲜品板蓝根1吨,亩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六连职工张喜军说。
六连党支部书记何碧均说:“调整种植结构是职工增收的最好出路,今年通过团里组织职工外出学习,职工的思想得到解放,尝试种植板蓝根、辣椒、打瓜等作物,很多职工都尝到了丰收的甜头。今后,我们将积极落实各项种植政策,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走出强农富民之路。”
今年,该团坚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张图,横向扩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纵向提升农业功能价值,以连队为单位,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甘草、板蓝根、菊花、大芸、白术等中药材3402亩,种植辣椒、大葱、打瓜、茴香等特色农作物32879.38亩,有效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和职工群众增收,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