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三团幸福镇立足资源优势,狠抓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红枣产业,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富民产业。
幸福镇红枣丰收。董航成摄
眼下,十三团幸福镇红枣临近收获期,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树枝,枣农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红枣产业是十三团幸福镇的第一大产业,团镇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立足以红枣为主的林果业生产,调整优化果品种植结构,努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果品提质增效、延长红枣产业链等方面下功夫,走出了一条林果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道路。
红彤彤的红枣挂满树枝。董航成摄
基地建设规模成型。十三团幸福镇地处塔里木河上游南岸、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得益于地理位置、光照、温度等自然禀赋,这里生产的红枣果形饱满、皮薄肉厚、颜色鲜艳。2022年,该团镇枣树种植面积达8.6万亩,红枣产量达18.23万吨,实现产值12.9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5%,先后被评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灰枣基地”“兵团红枣产业强镇”。
幸福镇红枣收获。资料图
管理技术日趋成熟。为应对消费市场变化,在种植过程中,该团镇大力推广绿色、先进的枣树种植模式,狠抓精细化管理,通过经验积累和技术培训,枣农基本掌握了深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系列管理技术。同时,积极推动优质栽培、疏密提干、高效水肥利用、机械化生产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红枣生产由重数量到重品质的根本转变,为红枣走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清洗好的红枣等待烘干。董航成摄
加工营销日趋健全。十三团幸福镇始终坚持把红枣精深加工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致力于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红枣全产业链条。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推动”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效合力,助推实现“枣业富民”战略目标。目前,团镇内有14家红枣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12万吨,由于生产加工的红枣品质好,深受全国各地客商青睐。
十三团红鑫源红枣加工厂无尘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将自动分选机分选的红枣按照等级装箱。王诚摄
产业链不断延伸。为加快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十三团幸福镇坚持“龙头企业+合作社+枣农”的发展模式,延伸红枣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品牌,有效促进了红枣就地加工转化,确保职工群众持续稳定增收。2022年,红福天、红鑫源、枣尚品等5家龙头企业与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00余户枣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社员人均增收7000元,带动1500余名灵活就业人员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十三团电商直播带货。王诚摄
品牌效益日益显现。截至目前,该团镇成功打造了“尤枣”“红福天”等10余个红枣知名品牌,生产的优质红枣入驻多家全国知名商超。2022年,该团镇加工红枣12万吨,占师市的70%以上。明确“一团一品”红枣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定位,推动红枣产业集群化、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构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发展格局。2022年,该团镇实现生产总值21.55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达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1%。
接下来,十三团幸福镇将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科学高效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红枣产业做大做强,以红枣优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以红枣枝为基料的食用菌产业,积极实施生猪养殖和有机肥项目,为枣农提供优质有机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打好绿色食品生态牌,力促团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